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佛系养蛙游戏?(佛系养蛙游戏的内容定位)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佛系养蛙游戏?

一,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佛系养蛙游戏?

你好,我是Fresh酷玩小鑫,欢迎关注点赞哟~

玩这个游戏的80%以上都是颜值高性格好的妹子,还有一部分性格温和的男生。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是温和的男生。并不害臊。⊙∀⊙!


“佛系游戏”配“佛系玩家”

最近被各大朋友圈分分刷屏的“佛系游戏”《旅行青蛙》,是一款日漫画风、玩法极其佛性的日本手机游戏,短短几天已经在各大应用占据了榜单之首。

游戏中没有任何对抗、模拟的元素,甚至连养成元素都很难说有。你只需要收三叶草,买一些旅行物品,之后的所有操作就是有空打开app瞄一眼蛙儿子在不在,而蛙儿子的行动完全不可预测,基本上是“一切随缘”,故称其为“佛系游戏”。

这样一款可以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游戏为什么会短时间收割大量用户呢?

就在不久前,作为正当壮年的90后开始被冠上“佛系青年”的称号,用来形容如今的年轻人“不争不抢、一切随缘、有也行没有也行”的心态。所以这款“佛系游戏”正好与“佛系玩家”不谋而合,可以说是很佛系了。

佛系游戏背后,是年轻人的疲惫不堪

如今的年轻人生存压力越来越大,95后的年轻人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步入了社会。一旦步入社会,就要开始面对工作、房贷车贷、婚姻爱情、职场打拼等等问题,而且考虑的稍远一点,也是上有四个老人,下有一个或者两个崽儿,而剩下的也是在研究生求学中挣扎。

生孩子?拜托,有时间怀孕吗?产科医院有床位吗?生完了会出现家庭问题吗?孩子谁给带?孩子大了不能输在起跑线啊,去哪儿上学?哪儿还有学区房卖?……不生了不生了,养个蛙儿子吧

由此诞生出来的对未来生活不太乐观的心态,也即是佛系心态,表达了很多普通年轻人的无奈,既不算底层劳动人民,也比不上日入上万的主播土豪,所以就有了“不争了反正也争不过人家”的消极心理。

这款游戏背后,其实是很多渴望爱情,渴望事业的年轻人,希望得到关注,希望有所寄托的愿望。

佛系游戏?其实我们只想单纯的娱乐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喜欢《王者荣耀》、吃鸡等等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游戏,虽然赢能带来快乐,但是过程总是曲折的,而且还极容易被喷。

其实很多人只是想单纯的有一个能惦记的、萌萌的陪伴而已,这款游戏刚好满足了他们对陪伴的需要,所以受到了青睐。并不是因为有多好玩,而是因为这仿佛就是以后生活的一个缩影,或者说,一种自嘲吧。

二,佛系养蛙是什么意思

《青蛙旅行》的游戏,瞬间刷爆各大网络。微博KOL圈、朋友圈、B站、论坛贴吧,几乎无处不在。

辛勤的小伙伴们,照顾蛙吃,照顾蛙喝,照顾蛙洗澡,照顾她拉屎。外出了,担心他找不到家,关在家里又担心他不开心。真实的让人体会了一把从小学课本上学到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之意。

显示大图

于是网上各种流行语爆发,最典型的一句就是“养蛙方知父母恩”。养蛙的确很难,吃喝拉撒睡,无微不至。但最最难的是蛙生病了,恢复起来会很难,各种找医生,各种找药。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到底哪个医生好,哪个医院靠谱。

这让人联想到现实当中,为人父母的孩子病了,也是这样的焦心和不知所措。好在现实中人们有了一些小工具可以帮忙,不光是在线靠好大夫和春雨问诊,还可以通过妙寻医生进行大数据智能查询医生的口碑。再结合当下京医通、114等的挂号服务,顺利解决一系列面对疾病时不得不解决的一系列 难题。

据说《青蛙旅行》这款女性,在日本之所以流行,大都是年轻女性的突出贡献。日本人口负增长异常严重,女性都不打算生娃了,结果却喜欢《青蛙旅行》的游戏,看来孩子可以不生,但母性断然不会消失啊。如今中国也面临人口负增长的威胁,据前几日最新出生人口报道,2017年相比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下降。而出生人口的下降,其实并非因为适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不够,主要是很多夫妇连一孩都没有生育。这国情和曾经的日本如此相似,也无怪乎这游戏能够在王者荣耀之后盛行于中国了。

不论怎样,游戏的目的不过是工作与生活之余的消遣。玩孩子要花几百万人民币,玩蛙只花游戏币,相比之下划算多了,且只是担心不会发生真正的人身安全等风险。

养娃,养蛙。看似亲子关系的模拟,不同的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那只青蛙恰是长大后的自己。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佛系养蛙游戏?(佛系养蛙游戏的内容定位)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