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任天堂王牌,为什么口袋妖怪和马里奥在大陆路人皆知,而塞尔达知名度小一些?
一,同是任天堂王牌,为什么口袋妖怪和马里奥在大陆路人皆知,而塞尔达知名度小一些?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马上屁颠儿屁颠儿的跑来告诉你!
口袋妖怪在大陆的知名度主要是由于在大陆发行了漫画以及动漫,通过这一点使得口袋妖怪的知名度很高。并且例如皮卡丘、小智、小霞等一些经典形象被人们所熟知。
而只要经历过国产小霸王那段时间的人,恐怕很少会有不知道超级玛丽这个游戏的吧。
那时FC正如日中天,而国内也相继有厂商开始山寨fc,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小霸王了吧。而那时候最流行的游戏应该就是魂斗罗以及超级玛丽了吧,也是因为这个,一个穿着红色背带裤的水管工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而塞尔达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我也是知道塞尔达时之笛之后,才知道在GBA上还有一款塞尔达缩小帽的,之前一直以为塞尔达是新游戏……然后也不清楚为什么小时候玩小霸王的时候并没有玩到塞尔达初代以及林克的冒险,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吧,因此塞尔达在国内的传播度很低。
看过的各位小伙伴动动小手点个赞点个关注支持我一下吧,谢谢啦!
不请自来!
确实,我也是去年暑假才知道塞尔达传说的,那个时候我买了3ds只是为了玩口袋妖怪,但却意外在掌机上发现了塞尔达传说之三角力量。
已经玩通关,虽然对塞尔达传说的其他作品不太了解,但是玩也是有疑问的,为什么这么好玩的游戏会埋没?为什么在国内很少有人接触它呢?
然后我也知道了塞尔达传说是与口袋妖怪和超级马里奥同名的存在。
下面就是我的一些个人分析了。
塞尔达传说是一款1986年发行的系列游戏,前期发行时间间隔短,但在之后版本间的更迭速度就太慢了,很少有人花五年去等这么一款游戏,众神的三角力量在1991年发行,之后的时之笛却是在1998年,七年的等待可能就就会流失掉一大部分的玩家。虽然家用机和掌机发行间隔发行,但是谁会又买家用机又买掌机?就算有也太少太少了。
这是家用机作品
这是掌机作品
口袋妖怪是1998年的游戏,从第三代开始就可以说画质很好了,而塞尔达传说的发行时间太早,前期的游戏版本不支持电脑,而80年代的中国,电脑还没有普及,这个时候得不到塞尔达的资源,自然无法打开它的知名度。而口袋妖怪是在电脑普及情况下快速宣传的产物。
说到口袋妖怪,那就不得不说它的周边产业,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影都在各个国家播放,小智与皮卡丘的故事也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一个宣传游戏的动画片竟然比游戏还要出名!而反观塞尔达,没有什么周边,没有什么宣传电影,可以说在国内,一个不萌不可爱的游戏角色是很难发育起来的。
虽然每一个版本的过程都不一样,但确实是一个勇士救公主的戏码。中间夹杂了很多的益智内容,确确实实是一个需要动脑子的游戏。
在后来的塞尔达传说确实优化了联机这方面的问题,但在之前塞尔达传说不出名可能就是因为没有联机内容,导致游戏过程无趣,没有做到玩家之间自发推荐邀请的过程,自然不会出名。
不过现在,联机版的塞尔达传说已经走进switch,这也是大多数玩家接触这款游戏的原因。
个人观点,毕竟也没玩过所有版本的塞尔达。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点下关注,以后优质内容会不定时奉上哦~
对,还有就是,主角戴着绿帽子,谁会玩戴绿帽子的勇士啊???
路人皆知在我看来只有马里奥,也就是小时候的超级玛丽;口袋妖怪的话国人没那么熟悉,但是它有三个名字,除了口袋还有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说出这三个名字相信大部分人还是知道的,毕竟有动画;塞尔达传说知道的人就更少了,毕竟大部分的受众都在欧美,由于天朝政策亦或是游戏类型,虽然是好游戏,但知道的人还是很少,希望借着switch的东风能让更多人知道。
其实这三个游戏需要分开来看,而且谈论这个问题还应该提到密特罗德(银河战士)这个游戏。
首先是马里奥
马里奥在是全球fc游戏销量的巅峰,4000万份的恐怖销量让当时的fc兼容机卡带厂商盯上了。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个名为“超级玛丽”的游戏,我想经历过小霸王那个年代的人几乎无人不知。
所以超级马里奥知名度是靠超大的铺货量产生的地推式广告效应。毕竟这个游戏易上手,小孩子玩起来并不是很困难(但是很多人到现在也没通关哈哈哈)
然后是口袋妖怪(官方翻译:精灵宝可梦)
这个游戏在国内的火热应该归功于动画片宠物小精灵,也许你没玩过口袋,但是你绝对直到皮卡丘,也绝对无法拒绝皮卡丘,毕竟他是那么的可爱。
与此同时,宝可梦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出在了掌机上,而对国内玩家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半夜拿着手电筒躲着父母玩GB的时代。
而宝可梦历代素质都还不错,没有特别让人失望,所以国内宝可梦粉丝数量是任天堂粉丝里最多的。
所以宝可梦的知名度要归功于《宠物小精灵》这个动画(依旧在更新的动漫)和GB(也许是GBA)的国行推广。
第三个讲塞尔达传说
塞尔达传说这个游戏其实在销量和粉丝数量上都远远不及前面两作。(我猜是国内玩家不喜欢绿帽子哈哈哈哈)
这个游戏初代是在fc平台发售的,但是由于游戏在流入国内的时候被翻译成了东方传说
日版标题是这样的
而且塞尔达日版发售的是磁碟机版而不是普通的卡带版,所以国内山寨的并不是很好。
然后GB和GBA虽然有作品,但是没有像宝可梦那样的动画推广……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塞尔达是个什么玩意?gb和gba可没有小霸王那变态的销量。
所以国内知道塞尔达传说的其实大部分都是从缩小帽(我就是)或者众神1开始的,甚至可能是从风之杖或者时之笛才知道这部作品。(我主观的觉得最多的是旷野之息)
塞尔达的知名度自然没有前两者高。
最后是我额外提到的密特罗德
国内叫银河战士。银河战士这个游戏曾经是除了红绿帽子以外的任天堂第三大台柱,曾经的“三角之力”,不过后来被宝可梦取代了。
这个游戏其实也非常的棒,这个游戏是银河魔城这一系列的创始作品,但是当年国内似乎看不到这个游戏的山寨卡带,反倒是科乐美的恶魔城在国内人气比较高,所以命运其实和塞尔达传说是一样的,不过比较无奈的是同类型的的恶魔城取代了他本身应有的地位。
我觉得萨姆斯比西蒙好看多了
其实任天堂旗下的游戏很多,比如越野摩托(可以自建关卡的那部),打气球(最早的友尽游戏)等等都是任天堂旗下出品,只是那个时候有国内多少人知道“任天堂”呢?都知道“小霸王”倒是真的。
为什么口袋妖怪和马里奥在大陆路人皆知,而塞尔达知名度小一些?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历史原因了。
先说口袋妖怪。这个IP之所以知名,其实就是早期引入国内的动画片《宠物小精灵》的火爆的效益。
实际上,“宠物小精灵”是《神奇宝贝》1-52集的香港地区译名。
大陆境内正式引进是2002年,仅53-104集,片名也叫《神奇宝贝》。
不过就像哆啦A梦一样,早期也会被叫小叮当、机器猫,现在都已经正名了。
但是小盆友长大的过程中总是会看动画片的,于是伴随着这一代人长大的宠物小精灵,最后的成名自然就是“情怀无价”。
而这个情怀最厉害的是,他不仅局限在游戏圈子,而是整个那个年龄层的人群。
然后是马里奥。这个IP最早是跟着红白机FC进入八十年代的中国的,游戏名《Super Mario》,即超级马里奥,但是那个时候由于国内英语不是很普及,基本都叫“采蘑菇”。
但是限于游戏机国情原因的“特别身份”,加上当时的一些商业因素,这些东西主要是那个时代的游戏玩家圈子的流传,而真正做到全国普及,其实更应该感谢的是那个时代由成龙代言,以“学习机”的名义风靡全国的“小霸王”机器。
正是那一句
“啊啊,小霸王其乐无穷啊!”
(加上国内黄卡X版商的努力)让不仅仅超级玛丽,脸上魂斗罗、坦克大战、俄罗斯方块等一系列游戏变成了八十年代玩家的共同回忆。
然后说塞尔达。虽然塞尔达这个老IP今年已经是第33个年头,但是他进入到中国玩家的视野中却是没有非常好的时机。
一是塞尔达没有以任何漫画或者动画的形式在早期进入中国,因此不能像口袋妖怪那样占领一个年龄人群的青春。
另外一方面作为游戏,虽然最早也推出过FC版,但是却没有超级玛丽“方便盗版”!对,你没有看错,在那个小霸王尽人皆知、黄卡满天下的年代,塞尔达却因为堪称大作、质量过硬,错过了大陆最辉煌的八十年代,仅成为那个年代极客玩家记忆中的佳作。
(所以,这实际上又是一个成绩太好反而做不了网红的故事嘛……)
反倒是在如今国内经济腾飞的年代,《塞尔达荒野之息》这部“天下第一”的神作,才让众多国内玩家第一次见识到塞尔达世界的魅力。(包括我)
所以说,这怪不得谁,都是时辰的错啊!
那么以上是我的回答建议,希望能够帮到你~
我是闲云,一名不定期瞎更新的游戏玩家,欢迎关注我一起讨论~
(括弧笑~)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同是任天堂王牌,为什么口袋妖怪和马里奥在大陆路人皆知,而塞尔达知名度小一些?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