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防守一方为何要出城打?(古代打仗,防守一方为何要出城打呢)

古代打仗,防守一方为何要出城打?

一,古代打仗,防守一方为何要出城打?

除非敌我差距太大,否则守城不可死守,困守孤城这仗就不好打了。

敌人如果围城,必然会大肆掠夺周围的村庄、建筑,如果是秋季,还会抢收稻谷,践踏田地。坐视敌人纵横,对士气影响太大,就会试着背靠坚城跟敌人干一架,以挫敌人锐气。打不赢也可以在城墙火力的掩护下撤退,至少比野战稳多了。一般守城,只要有余力,就会留下生力军,这部分生力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夜袭、袭扰、拆攻城器械,想尽办法给攻城部队制造麻烦。

等城破再以主力决战,那是想当然了。打仗不是打游戏,一般城墙一破,士气直接崩了,到时候能拢的起一半人就不错了。而且敌人占据城墙,更方便指挥,外加可以远程支援。如果敌人心一横,直接城墙上不下去,四面放火烧房子,你怎么打?守城打巷战那是万万不得已的无奈之策,从古到今没几个能反败为胜的。

二,古代打仗,防守一方为何要出城打人

这是必然的啊,防守的一方除非到了最后一步,不然是一定要出来打的,因为守城必守野啊。

古代一个城池要么是依山旁水,要么就是位于战略地位重要的交通要道。这两种城池的守军如果没有足够的野战能力,那城池就很难守住。

比如依山旁水的城池,如果守军没有野战能力,敌军一旦占领城池附近的制高点,那城内守军的布防就会被人家看的一清二楚,那还打个屁啊?更恐怖的是敌方切断水源,那整个城内就会面临缺水问题,那更严重。最严重的就属于决堤淹城了,你出战,没关系,我占领城池附近的水堤然后挖开,以水攻城,就如同秦灭魏之战,到那时,拿下城池分分钟的事。

还有就是战略地位重要的城池,这些城池往往处于交通要道,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攻方不能随意绕开。现在你不肯出城野战,那太好了,我可以放心的留下部分兵力监视你然后绕开,亦或者将城池团团围住,断绝城内的物资补给。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那整座城内就会变成人间地域。

还有就是北京、南京这种非常庞大的城池,那就必须出来野战。原因很简单,这类城池太大了,城内所需的军队太多,城中居住的百姓也太多,这类庞大的城池单靠城内的物资是远远不够的。想想于谦打的北京保卫战,明军二十多万,但总共九个城门,这平均下来每个城门才2万人,很容易被敌方各个击破,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出城野战的原因,因为至少其他地方的守军还能过来支援一下。毕竟北京不是你家村口,从村北跑到村南就十几分钟,要知道从城北跑到城南,守军还要全副武装,那等跑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也存在可以不出来打的城池,比如袁崇焕守宁远,但宁远城小啊,城内物资补给还足够,更重要的是,袁崇焕把所有城门都堵死了,也就是努尔哈赤死心眼非要攻下来宁远,否则绕过去一点问题也没有,很简单,堵死城门后,那宁远的守军也就出不来了,自然就失去了牵制敌军的意义。

可以说,古代打仗,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守军都会出城野战争取主动权,除非是到最后一步,因为一旦放弃野战那也就意味着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就拱手相让了,能守住的都是极少数。

三,为什么古代打仗一定要打城门

要防守,也得守得住啊!纯粹的守城,再厉害的名将,也只能杯具!

天时不如地利,守城的一方,有居高临下的优势、有城墙的依托和保护,能够有效地杀伤和消耗敌人的力量。但这种防守优势,如果放在战场的环境之下,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一、守城的尴尬

如果敌人能够兵临城下,代表着在敌人的进军路线上,已经全部为敌所破,成为敌人的占领居,城池已经是最前线,甚至是一座孤城。

要想守住这座孤城,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城内有充足的粮草,能够满足士兵和平民的日常消耗;

二、城内有充足的兵员,能够随时补充伤亡消耗,能够确保四面城墙防守所需要;

三、防守物资充足,包括但是不仅限于滚石、巨木、盾牌、土袋、弓箭、兵器、盔甲、火把、油料等……

四、有足够的医生和救护人员,有足够的药品;

五、守城军方和城内的郡守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下了同生共死的决心;

六、老百姓能够积极参与战事,提供后勤保障;

七、能够高效地弹压民众恐慌;

八、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九、要让大家看到希望!

以上九点,仅仅是守住一座城池最基本的条件!在封建王朝时代,有多少城池能够达到这样的标准?恐怕只有北京、南京以及边疆等有数的大城吧?

最重要的是第九点,要想让大家拼命守住城池,就得让大家看到希望,那就是一定能够击败对方、一定会有援兵前来救援。

然而,以古代的通讯和交通条件,朝廷接到讯息、组织应对、召集部队、开拔赶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很有可能是个把月之后的事了!这还是在有援军的前提下。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把城墙守住,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死守城池,对士兵的身体的意志都是残酷的考验!

二、进攻一方的优势

首先,攻城的一方兵临城下,代表着一支具有高度纪律性、已经取得了数次战斗胜利,士气高昂,兵力强盛!

其次,进攻一方有极大的自由度,能够四处寻找粮食、筹措给养、补充兵员、充实消耗,再不济也可以退兵而走!

再者,进攻的一方,漫山遍野扎营,能够给予城内的守军以巨大的精力压力。可以日夜骚扰、轮班上阵,让城内守军疲于奔命!

甚至,在守城的同时,进攻的一方还可以采取围点打援、消耗敌有生力量的战法,那么防守又有什么意义?

更让人尴尬的是,如果进攻一方放弃攻城,绕过这个城池直扑要害,那么死守城池又有什么意义?明成祖朱棣就玩过这一招,他久攻济南不下,于是就绕过济南直扑南京!

拿下了明朝首都南京,济南防守的再无懈可击,那又如何?

并且我们要看到,守城尽管有地利优势,一旦攻城一方不计代价拼消耗,没有什么城墙是攻不下的!

三、防守的一方为何要出城应战

城池攻防,不仅仅打的是攻防战,更是心理战、消耗战!

首先,敌人来了,总要先打上一仗,摸摸对方的路子、虚实、实力,看看对方排兵布阵的手法、惯常使用的战术,对方的主将是何人,至少做到心中有底。如果来围城的实力太差,甚至可以考虑孤注一掷直接干掉他,岂不美哉?

再者,时不时出城打一打,可以有效牵制敌人力量、消耗敌人精神,让敌人时时刻刻要提高警惕、不得松懈。

出城作战,还能够有效提升和鼓舞己方士气。须知,单纯的防守枯燥而残酷,对守军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要经常打一打,士兵才有精气神!出城对敌人进攻、骚扰,还可以趁机杀出重围,或者是趁着混乱突围求援。

最重要的是,出城迎战,无论打得怎么样,都能为城内的百姓和军民带来信心,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结语:被迫守城,说明在兵力数量、信息情报、作战能力、机动能力都不如对方,除了一个城墙,再也没有可以倚仗的了。

要是比敌人强,直接出城朝死里揍就是了,哪需要防守?防守本身就是弱者的行为,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谁也不敢保证,在敌人的进攻之下,城内是否会有人变节,会不会有人打开城门投降?城内有没有敌人安排的暗谍?

至于说城墙被敌人攻破,再组织主力去迎战的想法,更是错误。占有地利优势都守不住,人家都攻上城头了,你凭什么还认为自己有实力能够打败对方?

城墙一破,军心大乱、民心大乱,乱成了一锅粥,怎么再组织防守进攻?敌人破城了再组织主力迎战,那么为什么不用主力去守城呢?不是对敌人杀伤更大吗?

防守,没有大家想得那么轻松!

一定会有人这么想:我们这样拼命抵抗,杀伤了那么多敌军,万一城破了,敌人会不会屠城?会不会找我们算账?要不,干脆偷偷投降了……保命为上!

历史上,真的有人这么想过,于是,城破了……

四,古代打仗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城池

首先,守城方出城击敌只有三种情况。

第一:敌军阵列混乱,此时出城迎敌很占便宜。

第二:袭营,这是用的最多的。因为古代攻城方想要把城池围死是很不现实的,城内只要有骑兵,看准机会袭击攻城方没有列阵的营地,往往收获巨大。

第三:打乱攻击间隙,这是最无奈的。当攻城方占据优势时,有些城墙段必定岌岌可危。这个时候如果城墙上的救火队依旧不能打退敌方攻势,就需要有人出城主动攻击城墙下面的敌军,为城垛上的守军争取时间重组防御,和敢死队没差别。

第四:不错,还有第四,不过这不算是出城迎敌。在防御重城,预先在城外安排几股骑兵部队,目的是打击敌方后勤营盘或运粮队或落单的小股侦察兵。这些部队的补给靠事先隐藏在城外的一些补给点,一个补给点只有少量粮草和军械。

五,古代打仗为什么必须攻城

战场主动权的争夺


很多人不明白,在战争中,既然有着城墙这样的地利为什么还要出城作战,甚至在城外建立营寨卫星城一类的设施,分散守城兵力呢?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个战场主动权的争夺。

在守城的时候,实际是最忌讳闷守,死守的,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是要尽可能的派遣部队出城作战的。

如果守城部队纯粹的缩在城内,那么就等于把这场守城战的所有战场主动权都交给了敌人。这代表了什么呢?

  1. 敌人想什么时候从哪边城墙来攻击你,就可以在哪个时间,哪个方向打过来,因为敌人不用担心你的袭扰,而你必须一天24小时打起精神,一个失误,就可能城破。
  2. 敌人可以轻轻松松的切断城市和外来的所有联络,也就是说截断所有的消息,粮食兵员运输通道,因为你不会出城。
  3. 敌人可以轻轻松松的比如挖地道,修投石机等攻城器械,不用担心你的偷袭,因为你不会出城。

总之因为你不会出城,敌人在攻击的时候可以无所顾忌,而你却不得不时刻提心吊胆,因为你不知道敌人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方向以什么方式攻击进来,而且只能挨打无法反击对城内的士气打击也是巨大的。这是战场态势上完全的被动。

所以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采取死守的策略的。

出城作战实际也是守城手段

出城作战,实际上也是一种守城手段,而且出城作战也是对敌人的震慑。

出城作战的军队,有城池为依靠,对方并不好吃下。

出城作战时要达到作战目的的,并不是送死的。而出城作战的军队有城市的掩护,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对方吃掉的。

出城作战的部队,可以依靠城市列阵,那么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与城市互为犄角,这样的情况下,敌人只能从正面攻击出城部队,在背面和侧面,都可能遭遇城上弓箭和出城军队的夹击,这就是所谓的背城而战,背靠城池无后顾之忧。这样的时候,敌人如果攻城,实际上攻城的部队就可能遭遇出城部队的打击,攻城区域,攻城方式就受到了限制,等于牵制了敌人的攻击,如果敌人不敢来攻击,更是振奋士气。

第二,城内有一支可以出城作战的机动部队,那么可以出城对敌人进行偷袭,那么就代表了敌人任何时候,都不敢全力攻击,这样很可能被抄了后路,烧了粮草等等。任何时候都得留下部分力量提防着,这就使得敌人不能完全放开手脚随心所欲的攻城,形成了你可以打我,我也可以打你的情况,形成了你在防备我,我也在防备你的情形。

而且有可以出城攻击的军队,那么对于对外消息的沟通以及对外援兵等等的接应,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城墙被攻破不是打击敌人而是突围了

首先要明白一点,出城作战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的守城的,是城市防守战的一部分。

如果是等到城墙被攻破了,那么城市都已经不存在了,这个时候再派主力出城,实际上已经为时已晚。

要知道打仗靠的是军心士气,守城城墙已经破了,那么军营粮草都没有了,武器没有了补充,受伤也没有地方安置,这个时候,军队还会出城死拼,这个时候都是突围逃跑了,这个时候再出城为时已晚了。

所以守城的关键,不在于你杀伤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你守不守得住这座城,如果城都守不住了,你杀敌再多那也是失败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古代打仗,防守一方为何要出城打?(古代打仗,防守一方为何要出城打呢)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