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九门提督,哪个作用更大?(清朝西山锐健大营,丰台大营,步军统领衙门各有多少人)
一,在清朝,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九门提督,哪个作用更大?
清朝有个非常的制度,那就是京城防务的制度。我们在不少有关清宫剧中,尤其是涉及皇权争斗的影视剧中,都能看到这一点。如著名的《雍正王朝》,这部反映康熙九子夺嫡的影视剧,一度非常火爆。
正是《雍正王朝》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清朝制度。如:皇位传承制度、皇宫保卫制度、京城防务制度等等。
题主所说的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九门提督,这三个职务其实属于清朝京城防务部门。它们分别有不同的职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防止一家独大,那么,哪个的作用更大呢?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
丰台大营的作用在大清朝,丰台大营卫戍京城的精锐力量,丰台大营负责人是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任命的,他只听命于皇帝一人。除了皇帝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权擅自调动丰台大营的兵力,这一点,我们在《雍正王朝》就也可以看出来 。
因为驻扎在北京西南的丰台,故称作为丰台大营,丰台大营的作用就是是拱卫大清朝国都安全,它是最主要的军事力量。
据史料记载:丰台大营总兵力应该在2万人至3万人之间。
西山锐健营的作用对于西山锐健营,据史料记载,这是清中期乾隆皇帝组建的一支部队,对于《雍正王朝》中提到的西山锐健营,应该是些出入的。
西山锐健营是一支作战非常勇猛的军队,是清朝乾隆时期作战的精锐,主要是机动部队,也就是支援部队。
这支部队规模最开始是比较小的,也是比较精悍的,后来由于规模大了,作战能力就普通起来了,但对于其他的清军来说,西山锐健营还算是精锐,这支部队与丰台大营遥相呼应。
西山锐健营的兵员规模要小于丰台大营,也就是几千人的规模。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特种部队。
西山锐健营的作用就是在特别的情况下,乾隆可以调动使用的部队。执行特殊的任务。
九门提督的作用我们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九门提督是“统领掌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弁,以周卫徼循,肃靖京邑”。
在清朝京城,有专门负责治安和维持稳定的部队,这支部队就归九门提督带领。
其实九门提督是一个官名,虽然官不大,但是担负着京城的安全,如果出现了什么情况,如:有人在京城作乱,叛乱等,九门提督可以直接管控整个京城的秩序。
如《雍正王朝》中的隆科多,八爷和四爷都争相拉拢,连康熙在去世之前,都非常重视九门提督这个职位,希望九门提督能够维持京城的稳定。
综上所述,在清朝,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九门提督,哪个作用更大?
我认为,这三个分别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都起着其他部门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真的要分是哪一个更重要。
我认为,九门提督的作用最重要。
因为九门提督离皇帝最近,如果一旦有风吹草动,九门提督可以第一时间控制皇宫的局面,像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这两个部门,还需要传达,需要调动。
二,锐健营和丰台大营有多少兵力
从题主这个问题下的配图来看,应该是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当然,这部剧我也看过,还读过这部剧的原本小说《雍正皇帝》,所以对“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九门提督”这几个词印象非常深刻,于是我翻开那套尘封已久的《雍正皇帝》,上面雍正的头号谋士邬思道是这么描述这几个军事单位的。图如下。
出自《雍正皇帝·九龙夺嫡》第四十七回:十四阿哥拜帅西征 十三阿哥缧绁逢兄。
上面说“丰台大营三万人马、西山锐健营两万,九门提督隆科多手里有两万”。但实际情况如何?我的回答肯定要让答主失望,两个军事单位是虚构的,只有一个单位确实存在。话说二月河先生为了剧情需要虚构一下是可以,但是一些同志把小说虚构内容当成真实历史就不对了,我看有些答主还当成真实历史回答,真是荒了个大谬了,玩虚空打靶么?
纯属虚构的丰台大营
《雍正王朝》里所谓的“驻扎三万大军”的丰台大营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清代的“禁旅八旗”是以北京皇城为中心,集中在内外城,由内向外驻扎拱卫京师,大致是这么分布的。
禁旅八旗兵的部暑就是以北京城为核心驻扎的。当然,凡是都有例外,禁旅八旗也有驻扎在京师郊外的部队。
其一、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驻扎位置应该就在今天北京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遗址那儿。是在雍正年间设立的,人数根本没破万。
其二、火器营。驻扎位置是在北京海淀区蓝靛厂,位于今天的海淀区西部,人数也没破万。
内火器营
外火器营
其三、健锐营。这支部队驻扎位置也在海淀区的香山。人数也就3000多,也没有破万。
顺便说一下,在乾隆四十二年,因为八旗生计问题曾经向密云派驻2000人的禁旅八旗并设立密云副都统。“于八旗满洲兵内挑选二千名派往密云县驻防,管辖此项兵丁,著设副都统一员”。
而这些部队不是驻扎于京西就是驻扎在京北。至于驻防八旗或绿营,也根本就没有一支三万人的大军驻扎在丰台的。所以,在城郊南边根本就没有什么驻扎什么三万人的丰台大营,虚构的情节不说也罢。
张冠李戴、信息错乱的“西山锐健营”。
首先二月河把健锐营这个军事单位康熙年间,时间就不对。这支部队的成立时间是很明确的,据嘉庆朝《大清会典》记载,这支部队是在乾隆十四年成立的,其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对付金川地区的碉楼,从前锋营、护军营挑选精兵,习练云梯破敌,此是为健锐营编组之始。
《大清会典·卷七十一》:乾隆十四年,金川凯旋,以八旗兵习云梯者,设为专营,是为健锐营。
不仅时间错了,驻扎地点和人数全都没对上,实在是离谱。首先、人家驻扎地点不叫西山,驻扎地点在香山静宜园,我知道北京有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离香山比较近,但西山是西山、香山是香山,不要混搅。其次、健锐营的人数高达2万就更离谱了,根据嘉庆朝《大清会典》记载,总共也不过3142名,直到清末也不过3878人,哪来的2万兵,孙悟空的毫毛变出来的吗?
稍微靠谱点的九门提督
在《雍正皇帝》的原文中说,九门提督隆科多手里有兵两万,这还是稍微靠谱些的,毕竟九门提督麾下的八旗步军营确实差不多是2万左右,据《八旗通志》记载,康熙四十三年,步军营有领催2031人、有兵17847人,再加上各层级军官,有20337人。
但是,“九门提督”这个官位的全称应该是“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人家不仅管着步军营,还管着京城巡捕营呢。京城巡捕营属于绿营编制,在康熙年间只有三营3300人。在康熙三十年步军统领兼管巡捕营,所以“九门提督”那时麾下应该有23000多人。在乾隆年间,巡捕三营扩张为五营10000人,那“九门提督”就管了30000人左右了,当然这是后话。
由以上内容可知,作者所列举的三个军事单位,丰台大营完全是虚构的,健锐营的信息各种错误,只有九门提督算是靠谱一些是真的,所以只能说一说健锐营和九门提督的作用。
其实这两个军事单位都是皇帝的禁卫军力量,其地位是相当受重视的,其最高长官都是由深受皇帝信任的王公大臣来担纲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以亲信大臣兼任”,健锐营总统大臣“于王大臣内特简”,可见皇帝对这两支禁卫军的看重。
从实际职能上看,当然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更重要。毕竟直接负责北京内城的安全,其麾下军人不仅要日夜值班分防各门,还要负责巡夜、消防、道路整修、断狱等工作,是一个职能很广泛的部门,其卫戍京城作用非常突出。
而健锐营则更像直接听命于皇帝特种部队,是由前锋营和护军营里选拔出来的精兵组成。平时职责除了训练,就是直接负责京郊静宜园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有皇帝出行“以官兵十分之一出派扈从”,与前锋营、火器营、护军营等一起保护皇帝的安全。而且还要被皇帝外派应付各种作战任务,剿灭大小和卓、对缅甸战役、反击廓尔喀犯藏、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都有它的身影,深受皇帝赏识。
所以,从职能上看九门提督的卫戍职责比健锐营重多了,毕竟直接负责帝王之居的安全。而健锐营则是皇帝下令组建的特种队伍,其首要任务是外派作战而兼有卫戍责任。只能说步军营卫戍作用更大,健锐营则重在外派作战(本来就是为了解决金川问题而设的),功能侧重点不同罢了,各有各的作用,对皇帝来说都是重要的军事单位。
引用文献:《清高宗实录》、康熙朝《大清会典》、乾隆朝《大清会典》、嘉庆朝《大清会典》、《清史稿》、《历代职官表》、《钦定八旗通志》
三,丰台大营与九门提督
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和九门提督,在《雍正王朝》里绝对是热门台词。
剧中雍正登基当天晚上,十三阿哥胤祥,就曾经调动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兵马维稳。与此同时九门提督隆科多也坚定地站在了雍正这边,这才让雍正坐稳了皇位。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者之中,谁的作用更大呢?如果这三者互相不服气,谁能够真正稳住大局呢?这就要看看在座的各位有几斤几两了!
丰台大营,顾名思义,就是驻扎在丰台的部队。丰台如今是北京的一个区,当年距离紫禁城也相当近,所以对京城的防卫十分重要。这里的长官为提督,为从一品大员。
关于丰台大营有多少兵马,其实一直都是个谜。毕竟是皇帝的直属部队,如果让外人知道了这里的底细,可是相当危险的。因此有这么三种说法:
- 第一,这里常驻军有6000多人,基本都是八旗精锐,共分为12营,每个营有500人左右。
- 第二,这里常驻军多达4万多人。
- 第三,这里常驻军在2万多人左右。
我认为这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为啥?因为不同时期,丰台大营的编制应该是不同的。比如说顺治、康熙年间,八旗军的战斗力异常强悍,所以丰台大营压根不需要那么多人,有个六七千人足以震慑全局。
但是到了雍正、乾隆年间,八旗军开始启动养老模式了,多年不打仗,而且子孙世代承袭工作,相当于世代铁饭碗。谁还愿意好好训练,准备战斗呢?
再说了,八旗子弟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谁都想把所有子孙,都安排到部队里拿工资,所以这一时期,我认为大概会增加到2万多人。
再往后,到了嘉庆、道光以及之后,丰台大营的人马或许会增加到4万多人。为啥?首先这些老丰台大营的兵马子孙越来越多,其次这帮人的战斗力是越来越差,不多搞点人完全镇不住场子有没有?
别看人数越来越多,越往后,这帮人越有凑数的可能。所以真正具有战斗力的时候,还是在康熙年间。虽然只有6000多人,却比后来的4万人好使。
有了丰台大营,再搞一个西山锐健营,似乎有点儿多余。其实西山锐健营在康熙和雍正年间,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是在乾隆十四年左右才组建完成的。
夫已习之艺不可废,已奏之绩不可忘,于是合成功之旅,立为健锐营。---《前记》
所以说《雍正王朝》里康熙整天提西山锐健营,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西山锐健营的最高长官为掌印总统大臣,由兵部任命,基本上都是王公担任,为一品高官,是正一品还是从一品,我没考证到,欢迎大家补充。
既然有了丰台大营,为啥乾隆还要再搞一个西山锐健营呢?其实乾隆早就看出了八旗子弟的部队战斗力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个时候组建西山锐健营,主要就是为了挑选八旗子弟中的精锐,加以严格训练。
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得出来,“锐健”二字也就证明了这批人马是八旗子弟中的精锐。因此数量不是很多,按照《前记》记载来看,西山锐健营大概有2000人马。其中八旗子弟1千人左右,汉军1千人左右。
是不是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的确如此,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丰台大营是常规军的话,那么西山锐健营就是特种部队。
本身西山锐健营就是过去的云梯兵,这帮人身手矫捷,而且胆大心细,是部队里的精锐,这才在他们当中再筛选一遍,组建了西山锐健营。
此后西山锐健营的人马也在不断增加,比如说在乾隆十八年,增加了1000名前锋马甲,乾隆二十八年,又增加了1000名护军,此外还有后备军833人。因此西山锐健营的总兵力,大概在5000人左右。
虽然不能跟丰台大营几万人马相媲美,但是这支部队都是精锐,战斗力不可小觑。尤其是在乾隆年间,丰台大营战斗力下降的情况下,西山锐健营的实力应该是要超过丰台大营的。
九门提督是咱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所谓九门提督,也就是掌管京城九座城门所有守军的最高指挥官。
这九座城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
其实九门提督只是民间说法,正儿八经的官职应该叫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简称步军统领,康雍乾年代为正二品,嘉庆年间提拔为从一品官职。
别看九门提督好像只是个看大门的,人家手里的权力是真的大。整个内城的所有治安防卫工作,全都需要依靠九门提督来管理。
步军统领衙门旗下的部队,长期拥有3万兵力,而且个个都是精锐。毕竟是护卫皇城的核心部队,这可不能水。
整个清朝皇室的所有成员,都需要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来保护,就问你九门提督的职权大不大吧!
代表人物隆科多,当时要不是他坚定地站在雍正这一边,雍正还真未必能坐稳江山。毕竟京城内的绝大多数兵马,只听九门提督的话。
这三支部队,论重要性,我认为是步军统领衙门大于丰台大营,丰台大营大于西山锐健营。对皇城来说,最重要的,依旧还是步军统领衙门,也就是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可以直接决定清王朝皇位的更迭问题,而且也能决定清朝皇室的安危,你说他们牛不牛吧?整个京城的内城都要靠他们来维持治安。这要不是皇帝的亲信,还真没办法担当如此重要的职位。
至于丰台大营,那是保卫京城的重要正规军,这支部队主要负责整个京城的安危,属于机动部队,一般情况下不动,却能够起到震慑作用。
而西山锐健营,则是一支特种部队。或许他们的战斗力是这三者中最强的,但是他们一般都是被拉到外地去打仗,在京城周围其实作用不是很大,主要起到震慑和机动的作用。
参考资料:《清实录》、《清史稿》
四,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还有什么营
清朝八旗兵包括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京营主要是围绕京城以及京畿地区驻防的八旗兵,驻防八旗则是驻防在京外各地的。
京营八旗主要包括亲军营、骁骑营、前锋营、火器营、虎枪营、健锐营、护军营、圆明园八旗护军营等等。
此外,京畿地区还有一些驻军,如密云、热河、张家口、山海关,均以都统或副都统辖之。
所以,清朝的京营八旗中并没有丰台大营一说,所以可以肯定其为小说杜撰而来。
西山锐健营同样为小说杜撰。
第一,清朝只有健锐营,而无锐健营一说;
第二,健锐营驻扎在香山,并不是所谓的西山;
第三,健锐营建于乾隆十四年,而非康雍年间,主要是为了应对大小金川战事,又称云梯营,由京营八旗各营中选拔而来,属于特种部队性质。
只有九门提督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官职。
九门提督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主要管辖京师八旗步军营以及绿营的巡捕营,主管京城的卫戍、警备和治安,康熙年间始设,初定为正二品,嘉庆年间提升为从一品。由于事涉京师和皇室的安全,九门提督一职十分重要,权力也极大。
五,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在哪里
清朝九门提督作用最大、而且是离皇帝最近的武装保卫力量,起到最重要保卫京师安全的重责。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都距离较远,有军机任务都是派要员携兵符、密令和圣旨前去传达指挥调派。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在清朝,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九门提督,哪个作用更大?(清朝西山锐健大营,丰台大营,步军统领衙门各有多少人)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