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战中,指挥官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需要几个小兵故意,这时候如何跟小兵沟通呢?

古代作战中,指挥官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需要几个小兵故意,这时候如何跟小兵沟通呢?

一,古代作战中,指挥官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需要几个小兵故意,这时候如何跟小兵沟通呢?

战事频发的古代,因战况需要,指挥官常常需要派一小部分人马到前方佯攻,假装战败后撤退,诱敌深入,然后埋伏好的大部队将敌军一举歼灭。

而被派去诱敌的人战死的可能性很大,这时候指挥官如何跟这些被派去诱敌的小兵沟通呢?

1、军事宣传只报喜,基层官兵争先冲锋立功

在战争中,己方宣传多是公布自己胜利的消息,经常报喜不报忧。

对于基层官兵而言,他们听到的都是自己部队取得胜利,形势一片大好。

包括国民党撤到台湾,直到现在,他们中许多人仍信奉“歼敌一亿,转进台北”,觉得他们没有败的很惨。

严格管理的军队,指挥官不需要跟派往前线诱敌的官兵沟通,只需下达命令。

小兵基本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去送死的,更多会认为自己要立功、升官,从而争先冲锋陷阵、奋勇前冲。

2、军令如山倒, 逃兵必死迫使官兵不敢后退

在军队里,服从是天职,命令层层传达下来,只需执行,没有商量的余地。

咸丰时一次进攻战役中,僧格林沁发现对李开芳强攻难以取胜,就决定派兵诱敌。

于是部署军队兵分三路,一路人马埋伏,另一路人马抄后路,第三路人马去诱敌。

第三路人马强攻,然后被反击,伤亡惨重后兵败,达到了诱敌的效果。

僧格林沁取得最终胜利。

这其中的第三路诱敌的官兵在接到命令后,只能是无条件服从,并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

军事著作《纪效新书》中讲军法的精神在于“集体负责”,即连坐,一对和一哨的官兵要互相保证在作战中勇往直前。

一人退却一人斩首,全队退却队长斩首,队长殉职全队退却全队斩首。古代纪律严明的军队中明确规定:“不死于阵前,必死于军法”。

每支军队后面都有处决队跟在后面,后退者死。

这种形势下,官兵们向前冲杀尚有一线生机,就是送死起码能给家里换点钱,但是后退被处决掉啥也捞不着。

所以,军令下达,誓死执行,毫无商量的余地,也就谈不上需要跟基层官兵沟通的问题了。

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古代战争中,不论哪个朝代,首冲者都会有非常丰厚的赏赐。

虽说再多的钱也不能换回来命,但如果家中有病人正在躺在床上等钱救命,那么这笔钱换他的命,他绝对是愿意的。

因此,很多士兵冲锋陷阵就是为了得到高额的封赏,给予家人。

还有一些士兵服从命令冲在前面,是为了建功立业,证明自己,如果成功,不仅封官领赏,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这些求赏心切的官兵而言,指挥官下达命令后,他们生怕别人争了头功,早如离弦之箭奔向前方,根本也是不需要沟通的。

古代战场上,指挥官下令,不论基层官兵是自愿还是被迫,除了服从并且拼尽全力执行命令外,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千上万官兵的生命才能成就一名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领。小兵在战争中是没有话语权的。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这是个军事宣传、军事调度的问题。

先谈军事宣传

在战争中,己方基本公布是自己胜利的消息。

对于基层官兵而言,他们听到的都是胜利,形势一片大好,克期剿灭。

所以你看黄仁宇的书《黄河青山》发现,国军明明每次失败,他们怎么会觉得自己胜利。

(仔细看看很有趣)

“歼敌一亿,转进台北”就是这个意思。到今天为止,那边许多人都觉得他们失败没那么惨。可想而知严格管控的军队了。

从这一点看,小兵基本不可能知道自己送死,更多会认为自己要立功、升官。

再谈谈军事服从、调度问题

在军队里,“服从是天职”。在很多情况下,命令层层传达下来,执行就行。

咸丰说要前线有一次进攻战役;

僧格林沁发现难以对李开芳强攻,所以决定派兵诱敌出来歼灭。所以部署提督甲埋伏,提督乙负责抄后路,副总兵丁去诱敌。

(北伐)

为了保证效果,僧格林沁让他强攻,然后被反击。

然后这个副将就兵败了。也达到了诱敌成功。僧格林沁取得大胜。

欺骗敌人、欺骗自己人都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总结:

在部队里由于宣传的问题,士兵是不知道自己会输;在战场上,诱敌的部队也不知道自己的诱敌的。如此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兵者、诡道也”。

当然也有识破的。比如郏县会战,殿后的陈永福就提前跑路了,导致孙传庭惨败。

有人认为,古代打仗的时候,派去诱敌深入的部队,一定会死。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大部分时候,这些部队的士兵是不会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派去的部队是诱敌深入。如果你派去的部队全部被敌人杀光了,你拿什么来诱敌?怎么让敌人深入?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不死。如果你一个死的都没有,打着打着,突然转身就逃。敌人也会觉得很奇怪,一下就识破你诱敌的阴谋。

(诱敌深入的部队)

所以说,诱敌其实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门表演艺术,必须把握好一个度。

那么,需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个度把握好了?

一是参与诱敌的部队,人数不能太多,而且在和敌人作战的时候,必须真刀实枪地打。要把敌人打痛,要让敌人知道你是实实在在地打。要让敌人确定你在转身跑的时候,并不是假的,而是实实在在打不赢,才撤退的。

二是你肯定要有牺牲。前面我们也已经说了,如果一个牺牲都没有,敌人肯定不会相信你。不过,这个牺牲,人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了,敌人会觉得是假的;太多了,敌人又会觉得只剩几个人,赶去追杀不划算。

三是你在撤退的时候,必须要“且战且退”。也就是说,敌人追过来了,你要往后逃;但是敌人停止不追了,你又得反过去和敌人开战。只有“且战且退”,才能把敌人引进埋伏圈。

四是你必须“辙乱而旗靡”。《曹刿论战》中,曹刿就是因为看见了敌军“辙乱而旗靡”,才“故逐之”。

既然诱敌深入,是一门场战场表演艺术,因此,就必须要有导演。这个导演,就是诱敌深入的那个指挥官,那个将军。

(战场指挥官)

不过,诱敌深入的这个“导演”和实际拍戏中的导演是不一样的。

实际拍戏的时候,导演需要把各个角色应该做什么?事先都要详细地讲清楚。还要把剧本发给演员们,把台词告诉演员们。但是战场上将军这个导演,他是绝对不能把这场戏该怎么拍,预先告诉士兵们的。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一旦你在打仗之前,预先告诉了士兵,这是在诱敌深入。这戏还能演下去吗?还能变得那么真实吗?

所以我敢肯定的是,除了将军知道这是“诱敌深入”外,所有的士兵都是不会知道的。而这个知道秘密的将军,他能够确定的是,他是不会死的。

那么,这个担任着指挥表演的将军,他会给将士们说什么呢?

(战场埋伏圈)

在打仗之前,他会说:“你们去给我狠狠地打,我们要把他们消灭!”

打着打着,他又说:“敌人太强大了,咱们先退,暂避锋芒……”

在逃跑的时候,发现敌人停下不追了,他又说:“这些人怕我们呢,咱们返回去,再努一把力,一定可以把敌人消灭!”

等敌人杀过来,打了一阵以后,他又说:“看来咱们确实不是他们的对手,咱们这次认栽吧,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这些话,大概也就是那个将军该说的内容吧。

(参考资料:《古代战争研究》)

不用说古代史,就说现代史,《集结号》大家都看到了,连长谷子地就被团长骗了,他不是诱敌深入而是打阻击,出于战略考虑,上级很少将真实意图告诉下属,军事行动中别提什么知情权,被剥夺了,只要照上级安排忠实执行就行,所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又称慈不带兵。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为了缓解正面战场的压力,电令八路军诱敌深入,彭德怀发动了百团大战,极大的减轻了正面战场,迫使日军将打击重心放在华北,蒋介石没有告诉八路军其真实的战略意图,但不能怪老蒋不厚道,一切都是为了抗日,后来八路军打的很艰苦,一个连只有十几支步枪,一支枪配三发子弹,没有枪的只有用棍子和日本兵拼命,如此艰难,八路军还把日本兵打投降了,是二战中的奇迹。

问题有意思,不过这显然是以现代眼光看待古时的军队。在古代的绝大部分时期,当军队体制还维持正常的情况下,统帅即使让士兵去送死,既不需要沟通,更不需要解释,下命令即可。当然,当代的军人也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过跟古代相比还是人道了许多(套路更多......)。

如果不信,我们看看隋朝第一名将杨素的做法



相对于唐朝,隋朝的存在感较低,但这并不能掩盖隋朝军队的强大。想当初,一度横据北方、拥有铁骑数十万的巅峰突厥,也成了隋军的手下败将。

隋朝有四大名将,分别是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其中,杨素是毋庸置疑的头牌。

他历经两朝四帝,南征北战、屡破强敌。在北周时期曾大破南陈军队,俘虏陈朝名将吴明彻;隋朝建立后,参与了所有重大战役:以大将军身份参与镇压尉迟迥,担任行军元帅之一平定南陈,以行军总管身份率军镇压江南叛乱,以骑制骑、以少胜多、打哭突厥达头可汗(真的是打哭,后文会提到)......



更牛的是,杨素不单是一个武将,人家还是一位名相。公元592年起,他担任尚书右仆射,与左仆射高熲共同执掌朝政(隋朝以左为尊。高熲被废后,杨素升任尚书左仆射),为杨坚开创开皇之治立下汗马功劳。

隋文帝、隋炀帝在位期间,杨素都是朝廷的头号宠臣,“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子弟、亲戚,即使没有任何功劳,都能位至刺史。

因此,如果要在历史上找个“人生赢家”的模板,毫无疑问,杨素就是。(当然,杨素有很多毛病,但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笔者改日另写)



而杨素的崭露头角,靠的不是贵族身份,而是实打实的战绩。他的打仗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杨素驭军严明,“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犯事斩立决、绝不法外开恩。每次打仗前,他干的第一件事,不是鼓舞士气,而是杀人

开战前,他会专门寻找部下将士的过失,触犯了军令的一律斩首。动辄数十、上百人被杀,血流遍地,围观者战战兢兢,杨素本人却脸不变色、谈笑自若;

开战后,无论对方多少人,杨素只派一两百人迎战;要是赢了就罢了,如果输了,活着回来的全部当阵斩首;随后略增加人数,派两三百人继续上,如此循环......

因此,在这种残暴的制度下,杨素的部下每次打仗都抱着必死之心,丝毫不顾忌自己的性命。这也是杨素战无不胜的秘诀所在。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将士们为啥愿意待在这么凶残的将领手下?这就牵涉到杨素的一个优点。“其从素征伐者,微功必录,至于他将,虽有大功,多为文吏所谴却”。意思是说,跟着杨素打仗,再微不足道的战功都会被如实记录在案,回师后论功行赏;跟着其他将领则完全相反,很有可能立了大功却被文官抹掉。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杨素成为战无不胜名将的原因:严明军令、公正公平,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因此将士们愿意为他拼命;再加上他本人熟练兵法、足智多谋,临阵随机应变,所以善于打胜仗。

跟着这位“凶残”但卓越的领导,若不守规则、胆小怕死,极有可能会被军法处置,但赢了一定会劳有所获;

跟着一些和善的领导,平日里压力可能没那么大,但在战场上胜率可能低了许多,要么惨死在敌人手中,要么灰溜溜的大败而归,丢人又丢命,何日才能出头?



这里有个实战案例。

公元599年,得知突厥将大举南侵,隋文帝派高熲、杨素分兵迎击。开拔不久后,杨素军与突厥达头可汗部遭遇。

当时的突厥军队全是骑兵,隋军则多是步、骑混合,还带有大量辎重。因此,以往两军交战时,出于对敌人骑兵冲击的忌惮,隋军将领普遍采用战车、骑兵、步兵混搭的办法,结成方阵迎敌;外围还大量设置鹿角(即朝外带尖的木桩),骑兵则留在阵内伺机而动。

因此,当与达头可汗不期而遇时,隋军各部立即按常规套路布阵迎敌。杨素却不以为然:“这种阵法只能自守,无法破敌”,他随即下令所有队伍都撤去军阵,让骑兵顶在最前排,摆出与突厥人对冲的架势。

而这种暴兵对冲的打法,是马背上的突厥人最喜欢的。因此,达头可汗看到隋军变换阵型后,高兴的下马跪拜苍天:“感谢上天,赐给我这等大好时机!”其后率领十余万骑兵直扑隋军。一时间,万马奔腾、地动山摇,突厥铁骑如洪水般向隋军涌来。

但隋军丝毫不慌,将领周罗㬋说:“敌军阵形不整,请求进攻。”得到同意后,他带着精锐骑兵迎战,杨素则指挥大军跟进。

如果说突厥是狼,那么杨素的隋军就是虎。双方硬碰硬后,突厥人被打的溃不成军,达头可汗身负重伤、落荒而逃;侥幸没死的突厥残军,则号啕大哭、分头逃命。

这次战斗,将突厥人引以为傲的骑兵羞辱得体无完肤。杨素军队的彪悍,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在古时打仗,别说让几个小兵送死,就是让成建制的部队去,厉害的统帅照样有办法。商量、沟通?不存在的,若一支军队沦落到这个地步,那离败亡也不远了。

当然,杨素代表的指挥官只是一种流派,还有一种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类型,比如战国军事家吴起,楚霸王项羽。不过,无论哪种方式,严格的纪律都是必须的前提。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古代作战中,指挥官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需要几个小兵故意,这时候如何跟小兵沟通呢?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