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如果不退出江湖能当皇帝吗?(如果张无忌不逃婚)

张无忌如果不退出江湖能当皇帝吗?

一,张无忌如果不退出江湖能当皇帝吗?

倚天结局前,张无忌带着赵敏巡视天下,来到明教凤阳分坛,和昔日的兄弟常遇春、徐达等相聚。结果张无忌中了朱元璋的计谋,以为昔日的兄弟背叛了自己,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了放下手中权力,携手赵敏退出江湖。最终江山也落到朱元璋手中

抛却真实历史因素的影响,单纯就事论事,按倚天书中来推断,如果张无忌没有中计,他到底有没有可能取得江山,最终坐上那个九五至尊之位?

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即便没有朱元璋设计,张无忌也是不可能成为皇帝的。这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张无忌最终归隐江湖,只是这种作用的必然结果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张无忌本身的性格和能力到底适合不适合当皇帝。

张无忌出生在冰火岛,他出生以后,张翠山和殷素素夫妇已经与谢逊和解,达成了让谢逊收张无忌为义子的协议,谢逊疯病缓解,双方再没有敌视对立,打生打死的情况出现。

对张无忌来说,冰火岛上人际关系非常简单,两个是他亲生父母,一个是对他疼爱有加的义父。除了在离岛前谢逊急于将一生所学传给张无忌,急迫之下打过张无忌一次外,张无忌只感受到了来自上一辈的爱,压根没有体会到人性中恶的一面。

等到张无忌渐渐长大,张翠山夫妇不愿耽搁了儿子,这才选择回归中土。也就是这次回归中原后的见闻,才初步让张无忌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充满恶意的一面。

六大门派不给张三丰面子,公然在其100岁寿诞上逼宫张翠山,逼问谢逊的下落,张翠山夫妇最终自尽身亡。殷素素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告诉张无忌一个真理: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不可信。可惜长大后的张无忌完全未能体会母亲的苦心,反而屡在漂亮女人面前吃亏。

张三丰带着张无忌四处求医碰壁,以及带着杨不悔前往昆仑山时所见的路上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甚至还有人要谋害他们的,以及在朱武连环庄被朱长龄所骗的经历,可能是张无忌唯一感受这个世界黑暗的一面的机会。

此后张无忌可能是得了创伤应激综合症,在四年的昆仑山谷底学艺后,性格大变,父母的深仇也完全弃之不顾,完全变成了一个圣母似的人物。

武艺大成后面对害得得小时候吃尽了苦头的玄冥二老,竟然也轻易地放过他们。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原著中张无忌,反而有些喜欢电影《倚天屠龙之魔教教主》中的张无忌的原因,毕竟这才应该是正常发展后的张无忌应该有的性格。

神功大成出山后的张无忌,性格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忠厚老实得过了头。他能成为明教教主,其实是主要是利益于以下原因:

一则是明教内讧了那么多年,一团散沙了太长时间,无法形成合力,被人欺负上了门,这才让剩下的人痛定思痛,找一个不危害他们利益的人来充当领头人;二是张无忌与金毛狮王和白眉鹰王都有关系,算是自己人;三是张无忌性格一看就不是控制欲强,性格强势的人,有这样的人作为上司,日子相对要好过一些。

再加上张无忌学了明教的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明教又无力收加,干脆找个台阶下,也给自己一个接受的借口,这才让张无忌这个初出江湖、乳臭未干的小子成为执掌数十万在众的顶级势力的领头人。

但从原著中来看,张无忌这个教主上任后都干了些啥事?他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去救他的义父谢逊身上。唯一做的对明教有益的事,就是前往大都万安寺救出了被困的六大派人士,缓和了明教与六大派的矛盾,算是解除了明教的一部分后顾之忧。

从原著中张无忌的表现来看,他不够狠,对伤害了他的人都下不了狠手;他没有手段,明教众高层服他,单纯只是觉得他这人忠厚,武功绝顶;作为一个江湖势力的教主来说,张无忌的性格还没有太大的劣势,有顶尖的武功来作威慑,张无忌能掌控得了局势。

但明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江湖帮派,他们干的是杀头的买卖,想要谋夺江山社稷。这掌控这样的一个特殊势力,张无忌的这种性格明显就不合适了。

他做不到熟悉人性,无法洞察人心,面对危害他利益的人,他不够狠辣果断,无法当断则断。江湖帮派面临的利益可能更多只是一隅之地的金钱方面的小利益,但有机会成为九五至尊后,面临的就是更加庞大的利益、权势地位等方面的争夺。财帛尚且动人心,何况是江山?没有朱元璋,还会有更多的人来算计,以张无忌的性格能挡住几次?迟早会被吞得渣都不剩。

以张无忌的性格,做个盛世的守成之君还有可能,比如宋朝的仁宗皇帝。但若是开国之君,还是算了吧,张无忌连及格线的影子都看不到。

再者,明教的组织架构形式也决定了张无忌基本上不可能当上皇帝。

明教的组织架构,是典型的两头重,中间轻的杠铃式架构。教主的权威至高无上,明教甚至连一个稍微分走一些教主权力的副教主位置都没有设置。

除了教主之位,也就左右光明二使手中还有些权力。同属高层的职位中,四大护教法王只是类似打手型的角色。五散人也只是奔走江湖联络教众,手中也没有真正的权力。

这样的权力架构设置导致了阳顶天失踪后,明教竟然没有一个足够份量的人能压住场子。杨逍虽然算是阳顶天之下第一人,但他只也只管下位于西域的天地风雷四堂,其他人照样不买他面子。

除了教主之外,明教真正的实权人物是五行旗的旗主。中原大地上与蒙元斗得热火朝天的教众基本上都是五行旗的人。像朱元璋就是洪水旗下凤阳分坛的坛主,常遇春是巨木旗的。

其他起义的人物中,像韩山童、徐寿辉都是五行旗的人。这样就导致了一种结果,五行旗的权势极大,每个旗主俨然一方小诸侯,没有教主这个名义的领导,五行旗主谁都可以不在乎,杨逍完全节制不了他们。

整体架构上五行旗势力极大,但要是细分下来,我觉得五行旗主恐怕也被架空了,他们还真不一定能节制得了朱元璋、徐寿辉以及后期加入明教的陈友谅。

明教是江湖帮派,左右使者、法王、五行旗主之类的都是正统的江湖人物。但明教同时又干着起兵对抗蒙元的大事儿,领兵与蒙元作战的都是朱元璋、徐达这类有军事才能的大将。他们手下的士兵或者说是普通教众,认的可不是教主、使者之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物,他们只认直接领导他们,能够给他们直接的好处的人。

这样权力严重下沉,尾大不掉,导致张无忌个教主对手下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约束力。下面的领军大将要是认这个教主还好,不认也没有真正有效的防范手段,除非直接来个上门刺杀。

所以说张无忌当不皇帝是必然的结果。即便朱元璋没有算计张无忌,真到了明教即将推翻元延的时候,恐怕明教高层都会有人跳出来坑张无忌,更别说还有下面无数有实权的领兵大将。

在这些领军大将的心中,你这个教主只是我名义上的领导,也没有走到抗击蒙元的第一线,真正打生打死,浴血出力是我们这些人,你凭什么来摘最后的胜利果实?对教主不熟悉,害怕一旦真正成事,自己得不到就得的,最后效仿赵匡胤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大概率的事。

张无忌最后隐退,我觉得说不定是赵敏早就看明白了这点,给张无忌一分析,加上张无忌本身就性格平各,没有野心,更没有强烈的权力欲望,赵敏也不愿意张无忌成事之后后宫多不少人跟她分享张无忌的爱,干脆一起隐退得了。

二,张无忌不拒绝

从金庸老先生给张无忌的人物个性,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定义看,张无忌并无做皇帝的必然性。先从明教特性分析
  • 明教的组织思想,明教也被称为摩尼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教众吃素不说,其指导思想有这么一首歌诀‘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维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首歌诀意思不好懂,大致意思上,一种生死虚无,看破红尘,怜悯世人的思想。
  • 明教最大的问题在于,坛主的实力无法遏制。和丐帮不同,丐帮的各地分舵舵主都只管理本地的乞丐,没有什么机会晋升。但是明教干的是起兵造反,处处点火,自然有的坛主发展的快,有的被消灭。就类似现在的大公司,公司总部没办法对分公司进行制约,分公司强大之后,自然对总公司进行反噬。这是朱元璋以‘奸计’逼走张无忌,明教之后却没办法翻盘的最大原因。
  • 可是造反,要的不是吃素,不是普度众生的悲悯,而是赤裸裸的利益。这是徐达、常遇春明知朱元璋奸诈无比,一代枭雄,还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原因。
朱元璋能够逼走张无忌,有个人性格的原因,但这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明教的组织、教义都不足以让他成为造反成功。即使张无忌野心勃勃,皇帝之位还是得拱手相让。再谈谈张无忌的性格:
  • 赵敏本来就是蒙古人,肯定有不希望张无忌成为反抗自己民族父亲兄长的头号敌人。赵敏既然决定舍弃郡主身份,与张无忌浪迹江湖,肯定是舍弃了荣华富贵的。一个汝阳王府的郡主和皇后之间区别并不大,赵敏厌恶了那种生活很正常,她不想回到过去很正常。所以,张无忌肯定会依从赵敏。
  • 张无忌随遇而安,容易被外界干扰的性格特点。倒不是一定说‘胸无大志’,张无忌从小绝大部分长于隐居的生活,为了符合前后的人物性格一致性,张无忌可以被形势所迫当明教教主,但是成为不了张皇帝。称孤道寡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其性格必有枭雄薄情的一面。
所以性格决定命运,注定张无忌是个大侠,不是君临天下的君王。

三,张无忌退隐江湖去了哪里

侠与帝势不两立。张无忌是大侠,成不了皇帝。

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中国有侠客。顾颉刚认为侠产生于战国时期:

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惮用力者归‘儒’,好用力者为‘侠’。所业既专,则文者益文,武者益武,各作极端之表现耳。

还说,‘儒重名誉,侠重意气’。然而,中国的侠客自古不局限于贵族之内,杀猪屠狗之辈在《史记》的《游侠列传》出现次数可不少。

游侠的思想成分复杂,为朋友‘赴汤蹈火’有墨者本色,‘任情适性’不受约束就是道家的精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活脱脱就是一个带剑的儒生。但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收服侠士。侠士有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底色,兼有百家又不接受‘百家’框框。

侠士与帝王势不两立

历代以来,侠士难容于强权政府,帝王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明确给侠客定位:以武范禁。在韩非子眼里,帝国要稳固,首先收拾的就是侠士。

皇帝也痛恨侠士,比如汉武帝就是其中代表,诛灭郭解一族,而且迁各郡国豪杰之士至茂陵。

所谓的皇帝,正是:

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乃是真正的‘大盗’。

历代以来的侠客小说,侠客多数与官府为难,就是三侠五义小八义白眉大侠这样侠客与官府配合密切的小说,徐良的结局也是归隐江湖,不再为赵家所用。这一切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无忌是侠士的头头。这么看来,张无忌可以在造反的时候出力,但是无论如何成不了皇帝。

欢迎大家关注,我是夜航船水手。

四,张无忌为什么不回武当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张无忌能不能当皇帝?第二,张无忌为什么最终没有当皇帝。

要当皇帝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实力、运气、权谋、手腕缺一不可!那么,张无忌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


一、张无忌想当皇帝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首先,我们从大义名份来分析,朱元璋所带领的抗元义军,其实就是明教教众,他们所尊奉的当然是光明顶上的明教了,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立国号为“明”,意思是为了表示这是明教所建立的国家,自己虽然成为九五至尊,依然不忘自己出身明教。但这也恰恰暴露了朱元璋内心的恐惧和心虚。

如果朱元璋用个别的国号,那么他何以安抚明教教众?普通教众的心里可只有明教啊!朱元璋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张无忌那么强吗?

朱元璋非常清楚张无忌超凡脱俗的武功,更清楚张无忌在明教教众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对张无忌所拥有的实力、明教高层对张无忌的忠心都心中有数,纵然朱元璋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但他自知,只要张无忌振臂一呼,自己只有乖乖交出这一切。

在大义名份上,朱元璋必须尊奉明教,朱元璋再能打、再厉害,也只是明教的一名教众而已,张无忌只需要张张嘴,就能够拿走朱元璋所拥有的一切,偏偏朱元璋又无法抵抗和拒绝。他若是公开与明教决裂,只怕兵败如山倒,甚至士兵倒戈一击也未可知。

大义名份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拥有着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伟力,更能决定人心向背、成败之基,朱元璋当然深知其中的厉害。张无忌明教教主的身份,足以把朱元璋吃得死死的。


二、张无忌的实力不是朱元璋所能够比拟的

朱元璋是实际上的义军总指挥、抗元的领袖,手下兵多将广、实力强悍。要想压制朱元璋,仅靠大义名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比他更强悍的实力。

首先,从个人武功上来讲,张无忌的武功已经站在了时代的最巅峰,能够与他一较长短的也只有张三丰了,偏偏张三丰是张无忌的师公,余者,皆不值一提也!

武功达到了张无忌这种程度,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普通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抗衡,武功大成的张无忌如果想杀朱元璋,根本就是秒杀,朱元璋就算护卫再多,能拦得住张无忌吗?

其次,从张无忌拥有的势力而言,更是朱元璋无法比拟的。张无忌拥有明教所有高层的拥护,明教最精锐的五行旗对张无忌更是忠心耿耿。张无忌与江湖上的各大门派、尤其是武当派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些门派只认张无忌,朱元璋算什么?

否则,朱元璋也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去导演一场戏,直接把张无忌做掉岂不是更方便?以当时张无忌的处境而言,杀掉他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可朱元璋始终没敢下手,他没有把握判断张无忌是不是诓他,更没有把握承担杀害张无忌的严重后果。张无忌担任教主以来,给朱元璋留下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三、张无忌为什么不愿意当皇帝

张无忌最终把皇帝拱手让给了朱元璋,虽然是上了朱元璋的当,但张无忌本身却没有任何当皇帝的野心和抱负。

张无忌有一身超凡的武功和敦厚的性格,偏偏缺乏了一统天下的雄心,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愿意当皇帝,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够和心爱的人相依相守、隐居江湖,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张无忌之所以对兵的位置没有兴趣,除了与他自身的性格有关外,还因为他已经尝过这种“滋味”,因为机缘巧合,张无忌成为了明教教主,这个位置其实跟皇帝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张无忌并不开心,这种劳心劳力、权谋计策、时时如履薄冰的感觉并不好,他承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目睹过部众的牺牲、承受过暗算背叛、经历过生离死别、波诡云谲,尽管他一一承担下来,却让他心力交瘁、心有余悸。

别人可能觉得他应付这一切很轻松,可谁又知道张无忌的苦呢?只有像朱元璋这样热衷于权力的人才会去甘之若饴地“享受”这种痛苦,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以张无忌的性子而言,他早已经厌烦了这种把天下安危系于一身的“折磨”,张无忌的肩膀很“窄”,担不起这天下,只担得起赵敏。所谓的责任对他而言,不如说是一种沉重的心灵负担!一想到将来当了皇帝就要时时这样痛苦下去,张无忌不寒而栗!

有一种人,天生就怕“麻烦”,从来不想把天下苍生这样的重任挑起来,也不想陷入那些繁冗的政务辛劳,更不愿意时时刻刻生活在算计、阴谋、争斗和流血死伤当中,张无忌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他退出江湖“成全”了朱元璋,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了!

结语:张无忌不争,不代表明教高层不争。

张无忌虽然不想当皇帝,可明教的高层并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朱元璋是明教教众,依靠明教的资源、人力打下的江山,当然要由明教来执掌天下。

张无忌退隐了,明教高层与朱元璋的矛盾终于显露出来,其中的残酷之处金庸先生没有细写,聊聊数语,交代了一惊心动魄的权力之争:

张无忌一去,朱元璋便命廖永忠将韩林儿沉入河中浸死。这一箭双雕之计,竟是不露破绽。后来杨逍虽继任明教教主,但朱元璋羽翼已成,统兵百万之众,杨逍又年老德薄,万万不能与他争帝皇之位了。

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首先把最有资格当皇帝的韩林儿干掉,然后又跟以杨逍为教主的明教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杨逍认怂,朱元璋成功即位!

即便如此,朱元璋依然要保留着对张无忌和明教的“尊重”以及深深的忌惮,定国号为“明”,堵住了悠悠众口!

五,张无忌抛弃了江湖与江山

当然能了!

张无忌之所以退出江湖,是因为他没有太大的野心,又被朱元璋设计,认为连常遇春、徐达也背叛了自己,一时心灰意冷。如果他不退隐的话,皇帝的位子早晚是他的。

按照《倚天屠龙记》小说中的描述,张无忌在光明顶挽救了明教上下,在六安寺又救了六大派的众多高手。屠狮大会之后,元军两万铁骑围困少林寺,明教中人和众多中原豪杰束手无策。危急之时,又是张无忌挺身而出,以《武穆遗书》中的兵法,调兵遣将,指挥若定,终于大破元兵。此时,张无忌在明教和六大派心中的地位,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顶点,可谓说一不二,一呼百应。

当时,反抗蒙元的诸多义军,大多都是明教的部众,朱元璋不过是其中一支部队的将领,地位还不如五行旗的旗主。朱元璋把张无忌下毒迷晕,却不敢直接杀了他,正是因为张无忌的威望实在太高,他如果死在朱元璋手里,朱元璋马上就会被明教中人碎尸万段。

明教等级森严,教主就是天。所以在赶跑了蒙元之后,教主登基做皇帝,是自然而然的事,根本不会有“先入关中者为王”这种事情。

到那个时候,就算张无忌无心做皇帝,恐怕也会像赵匡胤一样,被众将拥戴,黄袍加身。

所以,题目问张无忌若不退出江湖能不能当皇帝,答案是肯定的。至于他想不想当皇帝,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张无忌如果不退出江湖能当皇帝吗?(如果张无忌不逃婚)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