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

《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

一,《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

《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

这里面要分开来讨论,在电视剧中,小说中,和现实历史中,是完全不同的情形。我们分开来说。

1,电视剧中,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可能性比较大。

在李幼斌版的《亮剑》中,详细介绍了日军阵地的特点。这个阵地构建在李家坡的一个山顶平台上,是一个环形阵地。因为环形阵地在山顶平台中央,八路军不管从哪个方向往上冲,一旦上了山顶平台,就需要冲锋80米的距离,这么长的距离,无论如何都会被日军击杀,这就是剧中八路军主力772团程瞎子伤亡很大却没能拿下日军的根本原因。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如何减少冲锋距离,减少冲锋中的伤亡,一举拿下山顶平台。李云龙的方式是,用土工掘进的方式前进50米,剩下的30米交给手榴弹投射。通过手榴弹投射,让日军一下子失去抵抗力,一个冲锋就能全歼残余日军。

电视剧是奶头乐文化,只要让你爽,不需要让你考虑更多问题。所以,电视剧最大限度简化了战场形势,一方面让观众看得懂,一方面也表现出李云龙在军事指挥战术安排上的接触才能。

2,在小说中,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十拿九稳。

在小说中,日军的阵地设置是这样的:

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的山崎是个出色的战术家,他指挥构筑的野战工事很是别出心裁。李家坡高地顶端是平面圆台,按常规,守备一方的工事位置。应构筑在山坡平台的棱线部,这样可以对进攻一方的动态一览无余,也便于居高临下发扬火力。可山崎偏偏把环形工事构筑在高地的平面圆台中心位置,攻击部队在坡下看不见守军,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击炮之类的曲射火力又极少。攻击部队刚刚冲上陡坡,只要一露头,马上就被日军的狙击手打倒。战斗打了整整一天,山坡下躺满了八路军士兵的尸体,最先参加攻击的几个主力团都伤亡过半失去攻击能力。

很明显,日军的杀伤距离就是80米,土工掘进50米,手榴弹扔出去30米,足以把环形工事里面的日军全部炸懵逼,然后一个冲锋解决战斗。

如果日军的环形阵地真的这样简单,李云龙的战术真的会奏效。一个营360人每人10颗手榴弹,一次360颗扔出去就是一场大轰炸,这些掷弹兵继续往前冲,边冲边扔,日军防御工事被炸塌,日军也被炸懵逼,然后就剩下机枪手、短枪和刺刀上去收割战果了。

可以想象,这是一种完全不要命的打法,真正的短兵相接。李云龙直接把全团的轻机枪集中起来使用,把轻机枪当冲锋枪,手榴弹一停,机枪就上去,然后全团上刺刀与日军进行肉搏战。这样日军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3,在真实战场中,这种战术运用十几次,改进十几次,也许有可能消灭日军。

真实的战场上,可能李云龙的战术用处不大。

首先,日军有掷弹筒和迫击炮,而且虽然只有一个大队的装备,却相当于八路军至少一个旅。日军的大队1000人,往往可以直接对阵国军一个师10000人,李家坡的山崎大队,绝不是简单的500人半个大队那么简单。日军强大的火力优势面前,再加上空军支援,李云龙的土工掘进速度会很慢很慢。

其次,日军的阵地面积有多大,是立体型的吗?这些小说和电视剧都没有介绍。我们按照解放军的战术条例,每两个战士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0米到20米中间,这样可以确保敌人一发炮弹最多只能炸死一个人。这样即便是给山崎大队的兵员减半,战术分散减半,5米一个日军,100名日军也能摆满直径50米的圆形阵地。独立团扔的手榴弹,只能打入日军阵地边缘,纵深上完全没有办法。

最后,按照孤军不守的战术原则,日军必然在环形工事之外还有火力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可以随时用掷弹筒迫击炮和机关枪支援主阵地。独立团想在炮火支援下进行土工掘进,想在土工掘进结束后投掷手榴弹,必然会遭到日军交叉火力的打击。

4,真实历史中,3600枚手雷战术基本没什么用。

真实历史中,李家坡之战的原型就是关家垴战斗。这场战斗,日军被歼灭200多人,而八路军则伤亡2000多人,敌我交换比一比十,这是百团大战中战术效能最差的战斗。

事后,彭老总、刘老总等八路军高级将领回到关家垴,参观日军阵地,发现日军的临时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很有章法。尤其是“猫耳洞”等单兵掩体,对八路军启发很大,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这些战术得到很好的贯彻和使用。

关家垴战斗中,日军防守很顽强,很重要的原因是还占据了比关家垴更高的柳树垴作为活力支撑点,居高临下对关家垴进行火力支援,效果相当显著。

关家垴战斗中,日军阵地也不是所谓的圆形台地中央的环形工事,而是关家垴一层一层的地形中,有一排一排的窑洞,每一个窑洞都是一个独立战斗单元。这些窑洞,简直就是单面向外的地堡群,日军用机关枪和步枪设置的火力网,让八路军根本无法冲过去,只能一个窑洞一个窑洞争夺,一排窑洞一排窑洞进行占领。至于李云龙一蹴而就的战术,根本不可能实现。

我住在晋西北,我家就在一个山顶台地上,每天出去,就能看见山坡上一排一排的错落有致的窑洞。如果顺着某一道沟往山顶上冲,必然遭到两边窑洞交叉火力打击打击,根本没有冲上去的可能。

当然,《亮剑》作者都梁虽然是江苏人,却写过很多有关黄土高原的故事。在另一本小说《血色浪漫》中,就讲到了主角走了一天才到邻村找女主角的事情,所以都梁不可能不知道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把李家坡之战,写的如此轻松,只是为了让小说更加好看。

真实的战争,往往不是如小说和电视那么好看,反而是非常的血腥、非常的可怕、非常的无聊、非常的令人崩溃。

按照原著小说中的,好像是没什么问题。倒是电视剧中拍的不是那么合理的了。

先看原著,原著中的山崎大队开到了李家坡,八路军一个师和一个纵队包围了山崎大队。前期七七二团的进攻受挫,但同时山崎大队也伤亡过半了。这场仗八路打的很惨,这其实不是八路战斗力不行,是山崎太聪明了。

李家坡的地形差不多是个梯形,而山崎把阵地并没有设在棱线上,他把阵地放在就反斜的位置上。这样做是很有优势的,他的阵地距离棱线有80米,八路在下面根本看不到山崎的阵地,开炮根本不知道怎么瞄准,而山崎的阵地前边是一片开阔地,八路只要一露头,立马挨枪子。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次进攻全失利,下面躺了一堆尸体的原因。

而李云龙的掘进,将自己的视野直接就摆在了和山崎同一个平面。这个时候,李云龙开始让翻译用日语吸引注意,而等掘进了一段距离后,山崎发现了企图,直接开炮,立马炸死了几十个八路。而李云龙手下是有个炮兵营的,是他从师里借来的,直接听他的指挥,根据他的指挥,炮击立马砸到了山崎的阵地。而山崎的炮兵开始压制八路炮兵,双方开始对射,日军炮兵的注意力不在掘土的八路那里了。而等李云龙进一步掘进,山崎已经发现,自己的迫击炮已经没有办法打掘进的八路了,距离太近,四五十米,迫击炮垂直发射,惊慌失措的日军十有八九会打到自己,这个时候,他自己还不能反冲锋,第一,人不够,第二,你站起来,八路就开火。而且他也没有想到李云龙会扔手榴弹,他以为的是八路会跳起来冲锋。一大堆原因下来,直接导致,山崎眼睁睁看着自己眼前的开阔地被八路蚕食了。

再看武器火力上的问题,这场战斗,也是典型的围点打援,八路调来129师和决死一纵合围,而日军,也在外围开始针对八路进军,总共调动了一个师团和三个旅团,准备和八路决战。一旦,山崎拖住了八路,那么就可以里应外合,消灭这个地区所有八路。小说中,这场战斗关注度特别高,板垣征四郎外加四个派遣军司令官都在关注,这场仗,意义重大。八路这边也一样,只是总部直接下达的命令。所以对于李云龙的支援是非常大的,他前边从军需那里弄来二十箱手榴弹,又借调一个炮营,火力完全够用。能把炮营给他,这就说明总部是非常重视的。虽说八路穷,但是对付山崎大队的炮弹还是有的,师里的炮营炮弹不够,完全可以再从别的地方借调。而八路前期吃亏,就是吃亏在迫击炮根本看不到山崎的阵地,想打,不知道打哪,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李云龙把阵地挪了上去,这就容易了,可以直接炸压住山崎的反扑。

所以说,原著上,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有问题的是电视剧的这个拍摄上,这是硬伤了。

电视剧中,对李家坡的进攻,八路就是在一个平面上发动突击,伤亡大,归结于山崎火力猛,压根没提什么阵地位置之类。李云龙掘进过程中,日军也发现了,山崎组织了炮击和反冲锋,最大的败笔就在这个反冲锋。李云龙掘进的距离是五十米,掘进终点距离山崎的阵地是30米。也就是说,日军准备反冲锋的时候,距离差不多有六十米。

六十米的距离,士兵冲锋是很快的,也就顶多十秒钟吧。电视剧中,这个时候旅长开炮支援,把日军压住。这就是败笔,从旅长下达命令到开炮,起码半分钟,这个时间足够山崎冲到坑道里了。这个时候,坑道里的八路拿的是铁锹,枪背着呢,而鬼子在上面,有枪有刺刀,这会儿就是单方面屠杀了。旅长怎么开炮?一起炸?消灭了山崎,捎带着干掉了李云龙?这好像得毙了,而不是撤职了。

其实,不管是原著还是电视剧,都是有问题的,原著在于他圆的不错,而电视剧根据各方面原因,根本包不住了。原著中的灵感来源于关家垴战役,这场仗,集结了八路所有的精英指挥官,并没有任何章法去打,没办法,士兵就是拿命去填的。

《亮剑》作为一部经典抗战剧,反复重播,甚至重拍,可谓耳熟能详,不过万幸的是,由于抗战神剧太多,绝大部分观众不会把剧中的剧情当做是真实历史。

不过,作为都梁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而言,其情节在原著文本上,是有非常浓重的“军迷”味道的,一方面关注一些之前抗战剧中忽略的军事常识,另一方面,大部分的人物和事件也都是由历史原型改编的。

比如李云龙围攻山崎大队这一战,其实就是作者对于“关家垴战斗”的一个自行推演,有点类似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结尾对“血战松山”的一个推演,也就是“假设”。

“关家垴战斗”的规模,在抗战中并不显眼,但是,面对“冈崎支队”(二字之差的原型),一支混成部队,只能算是大队规模,但并不是“大队”编制。指挥官冈崎谦受中佐也并不是大队长,而是第37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

部队组成为:步兵3个中队(基本部队是第226联队第12中队,外加第41师团1个中队和独立步兵第12大队1个中队),1个山炮分队、1个工兵小队、1个辎重兵小队、1个无线电分队和1个战斗救护班,总兵力535人,其中军官19人。

冈崎支队从武乡县东村出发,裹胁了300多名民夫,携行的弹药量是每支步枪120发子弹,每挺轻机枪870发子弹,每挺重机枪7200发子弹,每门掷弹筒16发榴弹,每门山炮100发炮弹。山炮分队的2门山炮和足够支队使用7天的辎重粮秣则由243匹骡马驮运。

对他们进行围歼的,是八路军的9个主力团(129师386旅772团、16团,385旅769团、13团,新10旅28、29团,决死一纵25、38团,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外加总部炮兵团,总兵力近2万人。

这次战斗,之所以让众多军迷扼腕的核心原因也就是这个兵力对比,500:20000!

整个战斗的结果是,从1940年10月29日20时30分左右,日军抵达关家垴构筑阵地,当夜, 就对决死一纵25团2营(也是八路军所属部队)关家垴南面的峰垴(又叫柳树垴),一个比关家垴还高的制高点,用一个中队发动夜袭,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

此后,在八路军2万人的围攻下,冈崎支队困守至10月31日仍在顽抗,当日16时,八路军主帅彭德怀因敌援军迫近,部队伤亡太重,下令撤出战斗。11月1日,冈崎支队残部在铃木支队接应下,回到洪水镇。

此战,八路军并未完成10月29日21时下达的全歼冈崎支队的作战命令,此战,官方战史一直说是毙伤日军400余人,我方伤亡600多人,但陈赓大将后来回忆说部队伤亡应该在2000人左右(史学界普遍认可此数字,其中阵亡约1000人),日军战报确认冈崎支队在关家垴战斗中阵亡52人,受伤97人,失踪2人,合计151人。

这次战斗的过程中,八路军各部的战术上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比如往往是死打硬拼,在不利地形上只能展开波次攻击,而日军重武器占优,且居高临下,给我军造成极大伤亡。

所以,在《亮剑》中,原作者都梁拿出了被军迷们反复讨论的进攻方案,即李云龙所采用的土工掘进,环形壕同时手榴弹压制,然后白刃冲锋,发挥人数优势击败日军。

然而,这个方案在现实的地形和战场态势下是无用的。

关家垴山顶为几百平方米大小的台地,其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东西两侧坡度较陡(上下20米左右),只有南坡比较平缓,可作进攻路线,但是,南坡的对面是一个比关家垴更高的峰垴(柳树垴)山岗,与关家垴互为掎角,从柳树垴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关家垴的小路。

冈崎支队在关家垴山顶台地(几百平方米)挖掘了八卦形的核心阵地,再由交通壕连接到台地边沿的一圈阵地。所有战壕都挖得很深,战壕壁上还有很多能藏人的猫耳洞。所有机枪、火炮都至少有两个掩体。山腰原来50多户人家的窑洞全部打通,每个窑洞都构筑有射击孔,窑洞前挖了防弹壕,在通往山上的唯一道路两旁,各有四个窑洞被改造成配置机枪的暗堡。在关家垴山脚还挖了300多个散兵坑,围绕山头形成外围阵地。整个防线以山脚外围、山腰窑洞、山顶核心呈三线配置。

30日天亮后,决死一纵25团、38团负责进攻峰垴(柳树垴),38团数次强攻,一线战斗兵几乎拼光,团长蔡爱卿组织干部突击队,伤亡数十名营连干部依然毫无进展。25团连续组织7次冲锋,直到黄昏时分,才冲上峰垴山顶阵地,但随即被日军以白刃战压下来。

在其他进攻线路上,情况类似,386旅722团由东北方向攻击,其能接近敌人阵地的只有一条约0.3米宽的小道,只能一点点逐步争夺,至下午14时,该团1营被替换下来,只剩下6个人。

385旅769团由西北方向攻击,此处是一个20米高的陡崖,快到崖顶的地方,有一个凸出来的壕坎,上面是30多米长的一个斜坡,一直通到关家垴山顶日军的前沿阵地,该部1营从侧面土坎上隐蔽挖出一条小路,乘日军被正面进攻吸引之时,冲上去3个连,但日军立即在北坡坟包上架起机枪进行火力压制,部队被压制在壕坎处无法动弹。

至当日16时,八路军发起总攻,772团、16团、38团、25团各拼凑出1个营,再加769团2个营对关家垴发动全线猛攻,接连18次冲锋,各部伤亡极大,直到入夜,才冲上关家垴主阵地,冈崎中佐此时已被击毙,但结果各自为战的日军仍顽强抵抗,以白刃战击退了多次进攻,一直撑到了天亮。

所以,现实的情况是,李云龙的战术,只有到12月30日黄昏,各部总攻18次冲锋进入日军主阵地之后,即真正将日军完全堵在山顶台地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在这之前,日军的三线阵地还在发挥作用,你的环形战壕也没法挖。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山顶台地的日军阵地,本身是设有“防雷壕”的,也就是在阵地前挖有壕沟,如果手榴弹投掷到壕沟内,就不会有任何杀伤,而这一阵地距离山顶台地棱线,一般有十几米,白天日军会据守该阵地等待我军暴露在火力下,晚上则会推进到棱线上居高临下防止夜袭。

就这个工事设计来说,哪怕李云龙的环形壕修好了,起码在陡崖的方向是很难扔上去的,在主要进攻方向上,这堆手榴弹,真实历史位面的八路军前辈们肯定也是扔过的, 甚至还有总部炮兵团的山炮、迫击炮的支援,但也并没有把鬼子打懵,而且,退一万步讲, 就算扔上去了,最后的白刃战,人数绝对优势的八路军还是未必能打过鬼子……这也是历史的事实。

所以,就算我们把电视剧“当真事儿”来说,也只能遗憾地说,不好使。

我是叔承侃历史,我来回答。

很多人把亮剑当做经典抗战剧,而更有一些人把亮剑当作历史,但是无论如何亮剑永远都不是真实的历史,亮剑是由作家都梁写的一部小说改编的,所以亮剑当中自然存在很多作者的想法。

本题问到,亮剑当中有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在历史上是有可能吗?以本人之见,在现实当中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按照当时的日军装备,整编的一个大队大概有8到12挺重机枪,轻机枪不少于20挺,虽然在李云龙攻击前程瞎子所在团已经向其猛烈进攻,按照电视剧的说法,山崎大队已经伤亡过半,但此时仍有数百人在能够战斗。

我们不要忘了,李云龙所在的部队能将手雷扔路到山崎的包围圈里,而山崎部队的士兵和军官难道就不可能扔到李云龙掘土部队的手里吗?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单向的问题。

因为不知道山崎大队所在的土地的土质是什么样,如果都是石山的话,那么我想基本上是李云龙的整个团将铁锹挖烂,也永远挖不到30米的距离,如果是土的话,李云龙的做法还是可以的。

所以从现实来看,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双方的手榴弹在互相扔,而李云龙的部队凭借人数优势和手榴弹数目的绝对优势,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这一点上来说是有可能的。

否则的话,以日军当时装备的火力仅凭李云龙的一个团还是比较困难的。而电视剧李云龙的手榴弹全部扔进来,唯一一个解释就是此时日军的弹药基数比较少,因为我们这次是从无论在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没有看到日军有效的依靠手雷进行还击,这不符合常理,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场双方互相扔雷的战斗。

谢谢邀请!

亮剑是一部很受群众欢迎的电视剧,怎么看都不厌,一是整体艺术构造比较合理,演员的演技都很到位,整体形象都好,特别是李云龙又没有文化,经常犯错误,又经常出奇不意的打胜仗,几上几下把剧情推向高潮,当然在当时的八路军中这样人还真不少,并非现在军校毕业都有文化,识字不多的将军们不在少数。

李云龙用地道三千六百棵手雷全歼日军一个大队,这也是战争曲部的一个片段,即是打得好的一个精典记录,首先肯定是胜利了,李云龙团部上之前,我方先前的主力团也伤亡过半,日军也已损失不少,就像一炮打死日本死在战场上日本名将之花《中将》阿部规秀一样,这就是奇迹,想都不敢想的事,但事实上李云龙部做到了,这正好反驳了国民政府说共产党游而不击的谎言。

在抗日战争中人们是用种种办法打击日寇,三干多个手榴全部扔进日军阵地,这是什么概念,李云龙就出奇不意,把敌人阵脚打乱,立即冲锋,拼刺刀,让乱人的重武器,飞机,大炮失去作用,在当时我军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少说是日军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受伤的,俘虏的,自杀的,逃跑的,总的来说日军一个大队是溃不成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战争都会有牺牲,八路军伤亡无需多说,总的来说这次曲部战争是李云龙部敢得了重大胜利,再见!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亮剑》中独立团打山崎大队,用3600颗手雷全歼日军,军事实战中是否可行?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