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长安为什么被选做历代都城)

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一,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唐代之后的中原王朝都不在长安建都,主要原因有三条。

一是关中平原不大,生物承载力不高,无法供养太多的人口。并且关中也相对闭塞,虽有易守难攻的优点,但这个优点也导致外界的物资很难转运至此。

看地图,一目了然。



虽说关中平原有八百里沃土、天府之国等等美誉。但讲真,关中相比于关东,它真的很小很小。满打满算,也就3.6万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在西汉,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分之一。以此类推,关中平原能供养的人口应该也就是全国人口的40分之一。

人口一旦超过了这个线,生活在关中平原的老百姓,可能会饿肚子。

事实上,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由于“首都聚集效应”,西汉和唐代,人才都愿意到长安发展,而这样一来,关中平原的人口就超过了正常水平线。这导致每遇灾年,关中的老百姓都要饿肚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朝时,隋炀帝打通了运河,通过关东向关中输血的办法,解决关中粮草不足的问题。但即便有运河,也不好使,原因就如前面说的,关中易守难攻,粮草从关东转运关中,中途损耗极大。

盛世还好说,乱世呢?

五代时期是多事之秋,梁唐晋汉周的统治者都忙于打仗,连基本生产都无法保证,他们不可能,也没能力把都城定在长安,然后像唐朝统治者那样,从关东输血。

在加上,因为唐末军阀混战,关中平原残破不堪,长安城也被摧毁。五代统治者都没能力重建长安城。所以在五代时,长安便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为一般性的地方都会。

当然,北宋统一中原后,长安又具备了建都的可能性。但因为另一个原因,使得关东地区成为历代统治者关心的重点,而关中则被进一步弱化了。

这个原因就是这个问题的第二个主因:五代之后的历代统治者,都不以关中起家,并且他们在关中也没有经济利益。迁都长安对他们没有任何动力可言。

就拿北宋来说。赵匡胤登基后,曾一度想迁都洛阳,并以洛阳为中转站,迁都长安。但他的想法遭到了其弟赵光义的强烈反对。

赵光义反对老哥的原因很简单。

他的根基在开封,开封府大大小小的领导班子都被他收买,已经是他的人了。若此时迁都长安,他的根基就没了。进一步说,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他的储君之位和他的项上人头可能都不保。

所以对于迁都长安一事,终北宋一朝,都是禁忌,严禁拿到朝堂上讨论。

北宋末年,金军第二次包围开封前夕,名将种师道鉴于实际情况,曾力劝宋钦宗迅速迁都开封,依靠潼关天险躲避金军锋芒,但此时宋钦宗和当年赵光义的想法一样。他的统治根基在开封,离开了大本营,他可能会失势。就像他的老爸宋徽宗一样。所以他便拒绝前往。结果最后就搞出了靖康之变。北宋统治集团被金人一勺烩,全做了俘虏。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对收复失地没兴趣。南宋自不可能定都长安。

与赵构同时代的金国早期统治者,其考量也与早年的赵光义类似。由于他们的田产、房产都在东北老家,迁都会导致他们名下财产的价值缩水,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所以直到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前,金国统治者,没人愿意迁都。

公元1153年,即完颜亮篡位的第四年,受够了旧贵族掣肘的他,把祖坟给刨了,宣布迁都到南方中原。

但纵然是连祖坟都敢刨的完颜亮,他也只敢迁都到北京。迁到离东北老家过远的长安或是河南,连他没这种魄力。



后来的元朝和清朝也是崛起于塞外,两朝统治者的政治考量与完颜亮类似:既想把都城定在关内,便于统治中原,但又不想远离老家。所以在综合考量下,位于关外和中原交接处的北京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至于位于关中平原的长安,就不太适合了。

毕竟,长安离关外太远了。

当然,蒙古汗国崛起后,痛打金国,逼得金宣宗离开北京。这个时候,金宣宗是可以迁都到长安的。但他最终选择了迁都到开封。

至于他为什么要迁都开封,这就要引出问题的第三个主要原因了。

第三,唐朝之后的外患主要集中在东北,关中的重要性被削弱,华北平原的战略重要性被大大拔高,定都北京成为必然选择。

就拿金宣宗迁都来说。他当时最合理的选择应该是死守北京,不迁都。然后通过北京窜连起中原和东北的女真人,与蒙古人死磕。

但宣宗怕死,一意要迁都。而此时蒙古军主力云集漠北,金宣宗可以南逃,但又不能逃的太远。如逃到关中,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关中离前线太远,不便于朝廷对战场的操控。再加上当时关中的经济也没恢复,所以此时宣宗就选择了相对比较安全(位于黄河南岸),但离前线又不算太远的开封作为临时都城。



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与金宣宗当年的考量比较类似。

明朝建国之前,朱元璋考虑经济、交通、军事等因素,将国都定于南京。据说朱元璋曾想迁都长安,并安排太子朱标实地考察,但最终不了了之。都城仍然定在南京。

至明成祖朱棣时,他坚持迁都北京。一方面北京是他的封地,统治根基牢固;第二是当时蒙古外患尚未肃清,定都北京,可以更便捷的抵御外敌;第三是朱棣靠篡位登基,他很害怕别人也仿效自己。他把中央军部署在北京,既能抵御外患,也能震慑地方,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迁都西安,没这个必要。明朝的外患主要集中在华北一线,如果京城在西安,而最能打的精锐又部署在华北。那明朝中央的安全就没法保证了。

明仁宗时期,有一个关于迁都的小插曲。朱棣迁都北京后,朱高炽以太子身份一直留在南京监国。可以说,他的根基在南京。所以朱高炽继位后,第一时间就考虑要不要把都城从北京再迁回南京。

只是可惜,他登基十个月就驾崩了。而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一直都在北京生活,对北京更有感情。并且他的根基也在北京,于是明朝都城就此确定在了北京。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定都在哪里,一是跟开国皇帝的龙兴之地有关,二是跟当时的外患压力有关。秦、汉、隋、唐之所以在关中建都,一方面是因为这四朝统治者都是在关中起家,统治根基都在关中;再加之当时外患主要在西北方面,且当时关中还未残破,所以四朝都城便都建在了长安附近。

而唐朝之后的王朝,都不以关中立国,再加之关中残破,外患东移,北京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了,所以北京也就成了建都的首选。

另外,除了这三个主要原因外。还有很多小原因。比如自唐朝以来,因气候变化,关中的自然环境退化了;还比如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关中离经济重心过于偏远,物资转运太麻烦;又比如长安建都时间太长,环境严重被污染,尤其是地下水的污染很严重。也都是长安不再适合建都的原因。

不过这都是客观因素,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同样的原因,北京也存在。

比如关中自然环境退化,北京也退化了。从清朝开始,北京也是缺水、多风沙,自然环境也不好。其实并不适合建都。

还比如资源问题。明朝的时候,华北平原一样养不起北京的百万人口和几十万大军,必须要靠江南输血才能维持。所以,资源紧缺这个问题,也不单单是长安独有的。

至于长安因建都时间过长,污染严重的问题,这并不难解决。隋朝建都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的呢?把都城位置挪一下就好了。



汉朝长安城在渭水河边,旧址污染严重。隋朝时,隋文帝直接把城址向南挪了几里,污染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PS:古代没有现在的垃圾回收机制,生活垃圾都是就地填埋。时间长了,土壤和地下水会被污染。尤其是水,会产生碱化,不适宜人类饮用。

所以说,以上几点都只是次要原因。并不是关中平原不再受重视的主因。

二,长安当过多少朝代国都

由于自身优势荡然无存,自唐朝以后,曾经缔造了无数辉煌了长安就此淡出了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

长安的优势是什么?

“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作为历史上备受推崇的“形胜之地”,关中外有山河阻隔、易守难攻,内有沃野千里、足以自给自足;而且,关中地区自古武力强盛、民风尚武,因此有着“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

因此,纵观古代最辉煌的王朝,如周、秦、西汉、唐,无一不是依托关中、从长安(在不同时期名字不同,但地方差不多)走向制霸全国之路。

不过,从安史之乱起,上述优势就逐渐被消磨殆尽。



其一,经济、人口等基本资源被毁了。

唐玄宗的开元年间,唐朝达到极盛,作为帝国的中心,关中地区尤其以富庶知名:“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但随着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就此陷入了战乱不断的境地,身为都城的长安首当其冲,成了战争的最大受害者,甚至发生了“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悲剧。

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吐蕃军队却趁着唐军在外的机会突袭关中,并首次杀进长安城;

公元783年,唐德宗发动平藩战争期间,路过长安的泾原军将士发动反叛、占领长安;

公元880年,黄巢的起义军攻下潼关,杀进长安;



公元885年,宦官田令孜指挥的神策军与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藩镇爆发混战,长安沦陷;

公元904年,朱温攻克长安,随后胁迫唐昭宗东迁洛阳。

无论任何军队攻进长安,干的同一件事就是烧杀抢掠。

当初李隆基逃出长安后,不少人趁机在长安打家劫舍;随后安禄山到来,更是“大索三日,民间财赀尽掠之”;

吐蕃人自不消说,跟唐朝打仗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财物、人口,他们在长安城还“大掠士、女、百工”,人口也不放过;

而泾原兵变的主要诱因,就是军人不满朝廷给予的待遇,他们造反的动机就是为了钱、物;



黄巢占领长安后,起初还一副文明之师的模样,甚至还给贫民赠送衣物;但没几天,他们就将长安洗劫一空,甚至还“阅甲第以处,争取人妻女乱之,捕得官吏悉斩之”。后来被赶走之际,他们更是“焚长安宫室而去”;

随后唐朝廷收服长安,有关部门仅仅修葺了1/10左右,藩镇混战爆发,各方在长安争相掠夺,“复为乱兵焚掠,无孑遗矣”

而朱全忠(朱温)则更绝,他把长安城内所有官员百姓都强行迁徙到洛阳,随后把一切建筑(包括民房)悉数拆毁,获得的物料通过渭水运到洛阳,史称:“长安自此遂丘墟矣”。

因此,五代十国期间,长安基本成了一片荒芜之地。诺大的关中地区,竟然从没诞生过一个割据势力,其虚弱、残破可想而知。而与之相对应,东方、尤其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优势则日益明显,仅仅一个南唐地方政权的成就即可傲视中原,政治中心不得不随之东移。



其二,曾经的四塞之地不再安全

无论周、秦、汉,统治核心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草原,内部则是山东(崤山以东)地区的其他势力。如周王室之于殷商、秦帝国对阵山东六国、西汉朝廷对七大藩国。关中凭借山河险固之利,进可攻退可守,优势尽显无疑。

况且,从西汉开始,随着中原王朝拿下河西、控制西域,辽阔的西部成了关中的又一面屏障,长安身为帝国枢纽,既掌握了西边强盛的武力基因,又能从东便源源不断汲取物质与文化资源,能够创造强盛帝国并非毫无缘由。

唐代立国以来,更是致力于向西部拓边。到了开元年间,先后设置了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节度使镇守,史书称:“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一派欣欣向荣的强盛气象。

但随着安史之乱爆发,西北驻军悉数东调勤王,剩下的兵力惨被吐蕃扫平。“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失去了屏障的长安,竟然被吐蕃一战攻破。从五代十国直到宋朝,长安以西的河陇地区被党项族控制。



因此,在上述情况的左右下,长安城显然失去了成为都城的可能。五代十国期间,仅仅自诩唐帝国衣钵继承者的后唐定都于洛阳,其他的全部选择了更东边的汴梁(开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东移渐成趋势,到了其后的宋、元、明、清等朝代,关中更是与政治中心无缘。联想到汉唐的强盛气象,属实让人叹息。

三,长安曾经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五代十国其实也就是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也就是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作为之前的朝代不二选择的都城长安,也永久失去了作为都城的资格。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曾打算把都城迁到洛阳,但是并没有考虑过长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倒是打算把都城迁到长安,但是在经过一番考察后,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而元代和清代的统治者,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迁都长安。

那么,为什么只经历了短短的半个世纪,长安就失去了作为此后朝代国都的资格了呢?

(古代长安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这一段历史清理一下。

长安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中国国都的不二选择。不过实际上,在唐朝中晚期的时候,由于人口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漕运困难等原因,长安这座老城就已经有点不堪重负了。当时长安曾多次发生缺水缺粮等问题,以至于唐朝的皇帝,不得不数次到洛阳居住,通过转移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到了唐朝末期的时候,唐朝中央政权,已经对地方上完全失控。地方藩镇割据十分严重,并且由此爆发了农民起义。而军阀混战和农民起义,也让长安遭遇了数场大火。在这多次的大火中,长安遭遇了重大的损失。

不仅仅是大火,还有人为的有意破坏,这就是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因为他要篡国,因此不敢定都长安。因为一旦定都长安,必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巨大冲击。毕竟在所有人看来,长安就是当时的中心,谁要是占领了长安,所有的矛头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所以,朱温想篡国,便决定定都洛阳。于是,他派人拆毁了整个长安城里的宫殿,把木料全部运到洛阳修建宫殿。由于工程太过庞大,他干脆把木料放进水里,通过顺河漂的方式,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经过乱军的焚烧,再经过朱温的这一场强拆以后,长安基本上也就没有宫殿了。

(朱温画像)

五代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这五个朝代,多次定都洛阳,但是都没有在长安定都过。根本的原因,就是长安实在已经没有宫殿了。而且这些朝代都要忙于打仗,稍微有一点成就了,又忙于及时行乐。所以,没有时间精力,也不愿意去重新修建长安的宫殿。

宋朝建立以后,都城在开封。之所以都城在开封,也不是宋朝选择的结果,而是后周的都城就在开封。当时,整个五代时期,都城实际上就在开封和洛阳之间轮换,到达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的时候,都城就到达开封,因此赵匡胤便定都开封了。

开封当然只是五代建都的“权宜之计”,赵匡胤建国以后,自然想过迁都的问题,不可能就这样权宜就算了。不过,就算他考虑迁都的问题,他想的也只是洛阳,并没有考虑长安。

之所以没有考虑长安,很大一个问题,也是由于漕运各方面存在困难。毕竟宋朝把大量的军队囤积在都城,再加上政府机构及王公贵族,需要更大量的财物。本来秦川之地是一个富庶的粮仓,但是因为水土流失太严重,因此,这里的富庶程度就比不上从前了。大量的粮食,都需要从江南、巴蜀这些地方运来。所以选择漕运相对好一点的开封和洛阳,肯定更恰当一些。

(陈桥兵变)

之前的朝代,之所以选择长安,还有一个安全的考虑。因为当时最主要的矛盾问题,还是国内的矛盾,害怕诸侯造反的矛盾。秦朝之所以能打败六国,与六国攻不进函谷关有很大关系。刘邦本来是楚人,但是他依然选择在秦地建都,就是因为秦地地理位置险要,可以管控其它地方,其它地方也不容易打到秦地来。

不过,当历史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实际上,当时最严峻的矛盾已经变成南北矛盾了。北方的契丹、西北的党项、东北的女真等民族已经成长起来。再把都城定在长安,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

当然了,宋朝定都开封,显然也不是很好的选择,安全问题更得不到保障。但是,由于定都开封,可以获得丰富的物资,而当时的契丹,还是宋朝准备消灭的对象,因此对安全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考虑。后来“澶渊之盟”订立以后,南北百年之间没有战事。因此似乎也没感觉到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

而后来金国真正大举南下的时候,已经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了。

再后来,就是少数民族建立两个朝代元朝和清朝,以及由燕王朱棣夺去的明朝。尤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已经基本消弭了南北矛盾。自然,北京(燕京)成了新的核心,再想定都长安,显然不太可能了。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

四,长安作为哪个朝代的都城

大家好,我是韩之豫。曾经辉煌无比的长安,从五代十国后的1100多年,为何没有一个王朝在此建国立都?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百座都城,但真正带给大家印象的,一提起名字就想起来“古都”的,不会超过十个,一般就是“六大古都”或者“八大古都”。而在这其中,称得上超级帝都的,无论怎么排,长安要算一个。

长安为什么说是千古一帝都,因为它曾经在长达1077年的时间里,先后做过13个王朝或国家的首都,天子脚下皇城根,长安不由自主的沾染了许多王气。

但是这种王气,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启以后,似乎就衰竭了;中间除了那个迅如流星般的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外,长安再也无法与帝都相连,长安,真的王气已尽矣。

(一)前世长安:中华帝国前半段的绝对核心

长安的历史真的追溯起来的话,要到100多万年前了,蓝田人率先在此建造了聚落,而到了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也就是说长安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之一。

长安作为国都,起源于西周,当时还不叫长安,只是再后来长安范围内沿河修建了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其中一座名叫镐京,是由周武王营建的,所以,它就成为了整个西周时期的行政中心。

大家都知道,“皇帝”这个称号来自于秦始皇嬴政,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是不可否认的,相应的,作为秦朝国都的咸阳,也就是以后的长安,就是中华第一帝都。

秦朝时咸阳规模宏大,包括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域,它的地域范围东到黄河,西达千、渭河之滨;北起九山和林光宫,南至秦岭北麓,东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渭河以北有咸阳宫、兰池宫以及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渭河以南有因为一篇《阿房宫赋》举世闻名的“阿房宫”,还有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宫和上林苑。渭河从咸阳城中穿流而过,一座宽6丈、长380步的木桥把渭北、渭南连在一起,这样庞大、繁华的城市,试问当时的世界上除了咸阳还有哪个?

但长安真正的辉煌,还要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秦末汉初,长安一开始本是咸阳范围内一个小乡镇,是秦始皇兄长长安君的封地,因此才取名为长安。

因为咸阳其实当时已经被项羽破坏殆尽,所以刘邦本意是将都城定到洛阳,但张良说:“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张良的一番话,让刘邦决心在关中重新打造出一个超级帝都来,于是他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后来又修建未央宫。汉高祖七年,大汉朝正式把国都迁到长安乡,改名为长安城。

西周、秦朝之所以选择长安,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关中人,是本地人一种顺势而为的选择,刘邦选择关中地区,是外来政权的认可,对于长安来说意义更加重要。此后,从汉朝开始逐渐形成的关陇贵族集团,又建立起了隋唐两代,仍旧选择定都长安,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

其实汉唐之所以选择长安作为都城,根本上还是由它们的敌人决定的,在五代十国以前,边患基本上都来自于西北,汉朝有突厥,唐朝有突厥。长安作为都城,戍边功能必然是比中原地区要强的太多,而且,长安直达前线,极大的危机感促成定都于此朝代都崇尚武力,无论是汉武帝还是唐太宗,甚至隋炀帝,都力主开疆扩土。

而随着汉唐霸业的兴起,在极盛时期中国的版图不停的西扩,我们至今民族为汉族,在国外叫“唐人”,就是因为这两个朝代的强大带给我们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在那个汉唐时期,原本偏安西北的长安,就是处于整个中华板块的中央,是名副其实的帝国中心。

(二)长安衰落,始于黄巢,政治动荡和破坏是关键因素

黄巢之乱,是长安王气毁灭的开始。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经过多次反攻,来自唐帝国各路打着勤王称号的藩镇部队,终于攻破了黄巢军队占据的长安城,像猛虎凶兽一般,冲进了这座千年古都。

《旧唐书》记载,黄巢军队在公元881年到883年的三年时间里,虽然在长安城内杀人杀得十室九空,但是长安城内的建筑,却并没有受到破坏,仍然“九衢三内,宫室宛然”;反贼的军队没有破坏的长安城,却被正规的勤王部队“纵火焚剽”,比土匪还土匪,到处烧杀抢掠,整个长安城被烧掉了五分之三,就连辉煌壮丽的大明宫,都只剩下了含元殿。

有晚唐诗人韦庄诗歌《秦妇吟》为证: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苍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追究唐朝以后的帝国,为何不愿在长安立都,频繁的政治动荡和破坏,是致为关健的因素。

算上黄巢之乱,从883年到904年,短短21年间,长安竟然先后经历了四次超级打击!

公元885年,宦官田令孜与藩王王重荣、李克用争权失败,于是带领禁军挟持了唐僖宗退出长安,田令孜走之前下令,在长安全城纵火。

公元896年,刚修复一点没多久的长安城,又被军阀李茂贞攻破,又是一次大规模的杀人放火,长安百姓刚安定下来的生活又遭到了极大破坏。

而最后一次,也是毁灭性的一次打击,来自于朱温。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军阀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据记载,朱温命令长安全城居民“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水沿黄河而下,长安自此丘墟矣。”

这座千古帝都,最终被拆毁,以营建洛阳和开封的宫室,洛阳和开封就像两个新家,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想着大幅度的去修复长安,代价太大。所以古都洛阳和开封的崛起背后,是长安的毁灭。

(三)军事密码:长安以战而起,以战而落

前文已经说过,长安之所以被汉朝和唐朝两个大一统王朝选择,在于他们的敌人匈奴和突厥都活跃于西北,而从唐朝中期以后,随着东北方向的契丹、女真、渤海等少数民族的相继崛起,中国的军事和民族斗争中心,从西北逐渐转移到了东北。

但是转移不代表没有战争,相反的是,从883年的黄巢之乱开始,一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近四百年时间,整个长安及关中地区,一直处于不间断的军事动荡之中,一个经常打来打去的城市,还怎么做帝都?

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长年的战乱已经使整个长安的人口从盛唐时期的百万变成了不到十万,老百姓们都搬了家,面对战争,当然是活命重要。人口的缺失,更让长安显得没落,从唐朝以后,它就失去了作为帝都最基本的条件。

更过分的是,到了宋朝,长安一带又成了宋人与西夏、辽国乃至于金人征战的前线,这时候,人们再提起长安,没人会记得它的辉煌,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军事重镇。

从长安乡到长安城,再变为镇,长安的王气,大概就是因战争而起,因战争而落。

(四)自然生态危机,是压倒长安的最后一根稻草

政治的动荡,军事中心的转移,只是长安王气消失的表象,潜藏在这股长约四百年动荡背后的,是长安一些赖以立都的基础条件的破坏和毁灭。

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关中平原原始森林的毁灭、水资源的锐减、自然气候的巨变、以及漕运的断裂——只有这些,才是导致长安自五代十国后一蹶不振、不能立都的根本原因。

经济地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消聚型衰退,说的是一个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就会开始衰落,而长安,就是这种消聚型衰退的典型案例。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物极必反”。

拿森林资源来说,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不然也不会成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原本是沃野千里、森林密布的生态环境极为优美之地。但是从秦汉开始,关中地区就因为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以及城市营建和维系居民生活等,使得关中平原周边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唐朝诗人杜牧,曾经在讽刺秦朝的《阿房宫赋》中揭露出:“蜀山兀,阿房出。”把蜀山都给砍伐秃了,才修建出一座阿房宫,由此可见,从秦开始,关中平原周边的原始森林,早已被砍伐殆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森林资源消失为伴的,是长安周边水资源的枯竭,曾经的“八水绕长安”更是日益衰退。失去森林涵养的关中地区,水资源开始急剧减少,从唐宋开始,关中地区有关“水清、干涸、断流”的记载共22次。甚至到了康熙和雍正的时期,就连作为滋润长安最重要的河流——渭河,都有6次断流。

如今大家提起陕西,可能就会有人想起那一片黄土高坡,想起那光秃秃的山上的窑洞,这些的出现,都是因为随着森林砍伐和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关中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率自然也显著增加:有雨则易发洪水,无雨则干旱成灾。

据统计,从唐朝武德七年到开元二十九年的一百多年里,长安及周边地区,共发生了20起大型的自然灾害,其中有10次旱灾,7次水灾,以及3次蝗灾。然后越往后越严重,到了唐朝中后期,竟然平均每2.7年就会有一次大型的自然灾害,关中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拖垮了中后期本就走向颓势的大唐,更是使得长安城逐步进入了一个生态崩溃的大环境。

在唐朝中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曾经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地迫而贫,土瘠民困”的民不聊生之地,长安附近常常饥荒严重,更有甚者“易子而食”的记载出现,诗圣杜甫在他的诗里写的那些百姓穷困的场景,远远不及现实中百姓生活惨状的百分之一。

生态既然已经濒临崩溃,自然更不用提百姓的耕种,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根本难以为继,而长安又曾是古代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于是在它的地位还在的时候,粮食供应,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生态都是一环接着一环的,在西汉时,关中地区可灌溉农田有4.45万顷,但到了唐朝大历年间,这个数字锐减到了0.62万顷,长安城的人口反而比西汉时期多了四倍,这粮食怎么可能供应的上?

民以食为天,没有地,没有粮,平民百姓怎么留在长安附近?长安又该如何生存?

唐朝贞元二年,长安缺粮,军民骚动,这时,终于有将领从外地买来了3万斛米运到了长安,当时的唐德宗哭着对自己的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所以缺粮,从大唐诞生伊始,就是个困扰长安城的魔咒。而凡是以后想在长安立都的,也都要考虑到这个最大的阻碍。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会想要和唐朝一样,靠着从外地运输来的粮食过日子。

如果仅仅缺粮,可能问题还不大,关键是想要运粮到长安也很困难,因为长安附近的漕运并不发达,黄河在古代非常凶险,如果想要依靠漕运来达到补充长安物资的目的得不偿失,可能运输七船粮食,就要有五船翻进河里。而从渭水到长安,又经常因为泥沙堵塞航运,不得不边挖沙边行船。

自身无力生产,有缺乏漕运补充,长安作为首都的血脉,就断了。试想,如果有人在外围阻断了长安地区粮食和财赋的供应链,那长安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任人拿捏?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统治者选择长安作为都城。

结语

于是,经过长期的政治动荡、军事重心转移、环境破坏、资源枯竭,以及自然气候的变化,长安城从唐朝以后,终于彻底衰落。

而又随着五代十国以及两宋的战乱纷纷,长安周边“畜产荡尽,十室九空”,关中地区在宋代时已经沦为“地旷人稀”“土地瘠薄”的不毛之地。

南宋有诗人李献甫在《长安行》诗中写道:

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

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

长安,终究是把最后的辉煌留在了大唐

五,长安为什么没落

其实在明初时期,朱元璋就曾经考察过长安是否能成为首都,而考察者就是太子朱标,但由于朱标的早逝,这件事儿就搁浅了。自唐朝之后,长安再也没有成为中国王朝的都城。


我们先来看看为何长安在五代之前能够成为首都?

一是因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战国策》

二是因为它有地理形势之有利,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险固之地。

“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

而长安失去优势也是由于这两个原因。

一是唐朝延续的时间太长了,关中地区的人口急剧增长,这导致该地区的资源已经不够用了,其实在隋炀帝时期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修建京杭大运河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唐朝后期整个气候环境转向寒冷,降水线南移,造成关中地区干旱常发,这里的环境逐渐恶化。加上经济中心南移,从三国的东吴开始,东南地区也开始崛起了,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使北方经济遭到了打击,到了唐朝就越来越明显了。

二是唐朝中后期,长安两次被攻破,曾经的险固之地已经千疮百孔。尤其在朱温崛起之后,他将唐昭宗带到洛阳,还对长安城进行了彻底的破坏,不仅把长安城的百姓迁往洛阳,而且还把长安城加以毁弃。进入五代时期,北方的割据政权基本都在控制中原地区,这意味着政治中心已经东移,长安从此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放眼当今,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依然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政治和经济已经今非昔比,这就是历史的前进方向吧。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长安为什么被选做历代都城)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