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队打仗,军粮一般吃什么?因季节和地域而不同吗?(清朝军粮是什么)
一,清朝军队打仗,军粮一般吃什么?因季节和地域而不同吗?
清朝军队的后勤供给其实和以前的朝代没有太大的差别,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吃饱肚子。
清军的一日三餐主要食物是小米、大米和玉米面、高粱面。北方的兵勇吃的最多的是玉米面和小米、黍米,高粱;南方的士兵吃的主要是大米。当然西藏的吃的就是青稞了。
吃的蔬菜还行,土豆较多,一年几乎吃不上肉。有一些地方的兵勇可以自己种地,伙食相对好点。一般来说白面很难吃到,在重大节日有机会吃上一顿,其他时候就别想了。
不过清军的军饷还行,一般一个月可以挣一个大洋甚至两个大洋。完全能养活一家三口或四口。当然水平不高,吃的锅贴饼子配稀饭。
所以说清朝的军队伙食是比较现在还是差很多了。和以前相比差不多。具体原因就是。
生产力低下,一方面地里长不出来,一方面即使小麦很多,也很难快速磨出白面来。所以说生产力决定了生活水平。
二,清军 军粮
这个问题问的好。对于军队而言,只有兵食充足才能保证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所谓“兵以卫国,食以养兵,未有兵无食而能强其兵者也”。古今中外,任何军队都尽量保证前线作战军人的后勤,否则军队一旦断粮,就会有全面崩溃的风险,后果是难以想象。至于封建社会军队吃什么?农业社会么,食物种类并不丰富,能吃饱确保基本战斗力就已经不错了,要求不要太高,下面就先说说这个话题。
先来回答第一问。总的来说,米和面制品、肉类是清军口粮的三大组成部分,尤其是米、面,一旦发生战争,这是清军士兵赖以为生的基本口粮,也是清廷要尽最大努力供给的。
关于清军入关前的行军打仗时的军粮,《满文老档》、《清武录》、《清太宗实录》等史料并没有明确写明种类、具体数量以及每名士兵一天的定额标准,只能判断其最基本的军食应该是粮谷。努尔哈赤曾经就在写给内喀尔喀五部蒙古贝勒的信中就提到:“尔蒙古以养牲、食肉、衣皮为生,而我国则以耕田食谷为生矣。”,而努尔哈赤在后金国内大开屯垦、大修粮仓,以备军需和灾荒,粮谷当然也是其基本的军需物资。在《满文老档》里有一份放粮记录可供佐证,“四月至八月,以辽东之粮发给蒙古、汉人及牛录甲士者为二万五千零五十六石三斗”,这儿很明显的就提到给予“牛录甲士者”粮食,显而易见,粮谷就是军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后金军在作战中也竭尽全力搜刮米粮,弥补自己的粮食缺口,如天命三年攻破抚顺城及其周边堡垒之后,“将往日窖藏之粮尽数运回”,天命七年,后金军在广宁之战中缴获了明军在广宁右屯卫城的粮食,其中含“老米四十二万一千一百三十石五斗二升、小米一万五千零二十石七斗一升、高粱一万三千二百一十石五斗三升、黑豆五万四千三百二十石一斗一升,共五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一石七斗七升”,这五十万石粮食完全被后金所掌握,极大的满足了后金政权对粮食的需求,可见后金对谷物并不挑食,对各种品类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当然,女真人做为渔猎民族对肉食也是非常热衷的,《建州闻见录》就记载女真人还特别喜欢吃肉食和油饼,“饮食则最嗜胾肉、油饼,而面食酒醪皆合以酪”。而肉食最大的来源就是来自于畜牧、打猎,帕莱福的《鞑靼征服中国史》曾经提到过女真人的饮食,他讲道女真人在野外时,“通常靠大米为生,认为携带它比其他粮食方便”,但是也通过蓄牧、打猎的方式获取羊肉、鹿肉、野猪肉、鱼肉,有时过节还会吃马肉。
在清军入关后,随着统治的稳定,对后勤的管理更加精细,并出台《军需定例》明确了每日发给士兵粮食的基本种类和数量,而且史料上关于战争中的军粮供应数量和种类的记载又极其详尽,这个问题就好说了。
根据清廷的《军需定例》,“每兵每日给米八合三勺或面一斤”,这是平时固定给士兵发放的粮食。一旦爆发的战争,士兵需要行军、作战,劳苦异常,必须提高口粮的标准,雍正十年就因为西路兵事就增加过士兵的口粮,文如下。
《清世宗实录·卷一百十七》:西路兵丁口粮,从前议定每名每日支粟米八合三勺或炒面一斗,驻扎之时,本无不足。惟有事行走,及对敌之际,昼则追奔攻击,夜则防范巡查,非驻扎之时可比,恐旧数稍有不敷。嗣后凡遇此等日期,著每名日支粟米一升,其应支炒面之日,每名日支一斗四两,俾兵丁等口粮宽裕。
在康熙年间平定噶尔丹的时候,在昭莫多会战之前,康熙确定运粮事宜,西路军除带八十日口粮外,“每名月给米二仓斗,以河滩河朔米随运”,中路军除带八十日口粮外,“每名每月给米二仓斗,以通仓米运给”,所以,米、面是不可或缺的食物。
但是,光只有米、面是不行的,清军还会在行军途中携带大量牛、羊来食用,补充人体对肉类的需要。尤其当米、面供给不足的时候,甚至对军队发给牛、羊以抵米粮。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近年,甘肃等地歉收,现今又值青黄不接之际,况且仓贮之谷,皆系小麦、豌豆,一时难以采买米谷。臣查得三十五年之例,采买牛羊,做一个月口粮给发。现亦按前例,掺合给发牛羊,仍欲采买四个月口粮起运。
所以,清军行军打仗,其军粮的构成大致就是米、面、肉类三样,《清高宗实录》就有乾隆十九出征准噶尔官兵兵食数目的记载,也是这三大类。值得注意的是,出征官兵发放的米的种类有所不同,领兵官员和参战官兵吃的是粳米,但是他们的跟役吃的是粟米。
《清高宗实录·卷四百六十七》:领兵官员及进剿兵口粮,俱以六个月计算,应备粳米一万一千二百余石,炒面二百二十五万斗、白面七十五万斗,羊二万只。又领兵官员跟役及满汉兵跟役余丁奉口粮,应备粟米六千七百石,炒面及青稞面一百万斗,白面四十万斗,羊七千八百余只。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驱廓援藏”的战役上,带兵官员全支粳米,“兵则粟米、炒面各半支给”。
综上所述,清军行军主要军粮三大样,米、面、肉。当然,米、面、肉的种类各有不同那就另说了。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口粮变质,会做成炒米、炒面、肉干分发给士兵携带。
下面回答第二问。事实上清军口粮受季节影响较小,毕竟如果在内地作战,后勤条件较好,米、面这种基本的行军口粮倒也是能供应上。但是如果去大西南、大西北作战,那是真不能确保能及时给士兵供应米、面这样的主食,很明显受地域影响是较大的。
比如在驱廓援藏的战役中,由四川的台站供应军粮的成本巨大,于是干脆就大量采购当地藏族的传统食物糌粑做为军粮发给士兵弥补内地运输的缺口,一开始只给士兵发一升(十两零),但是由于糌粑“体质轻松”,恐怕士兵不能果腹,福康安奏请每人每天发放数目增加到一斤(十六两)。除了糌粑,牛、羊肉也是要供应上去的。所以,这三样就成了援藏官兵的主要食物。
综上所述,清军的军粮主要由不同种类的米、面、肉构成。由于作战地域不同,主食也很有可能与内地不一样。
引用文献:《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钦定廓尔喀纪略》、《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满文老档》、《建州闻见录》、《鞑靼征服中国史》
三,清朝士兵吃什么
应该是有什么吃什么,并因地域和季节有所不同。
抗清将领、《揭子兵法》作者揭暄认为粮食是"民之天,兵之命",他特别重视战时粮草的筹集,指出若粮食补给断绝又陷于敌人包围之中,则应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来充饥,并说这只能解决一时的危机,不能持久。他一再叮嘱:筹集的人要想方设法保障供给,运输的人要保证源源运送,护送的人要周密保护,食用的人要注意节省。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任何时候行军打仗,粮草问题都是基础,是关键。《揭子兵法》100篇中就专门有《粮》篇,文中揭暄指明了不同情况下的筹粮方法:以年度计算的宜于囤积,按月计算的宜于运送,按日计算的宜就地补给,长途行军和行止不定要采取运输与就地补给相结合的方法,军情紧急来不及煮饭时就用干粮。大家知道,清朝时运输条件很差,军队越多,粮草越多,需要的民夫就越多,行军速度慢,路上的消耗也多。
《梦溪笔谈》里说得很清楚:“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意思是说,古代行军打仗,士兵自己携带五日的干粮,然后配备的民夫一个人背六斗米。由此可见,士兵主要吃两种东西,一种是自己携带的干粮,一种是大米。
清朝干粮有哪些品种呢?
清代有记载说 “……断水三日,虽有炒面作粮,亦不能下咽”可见,炒面是清朝干粮之一。清朝军队的干粮主要有:粳米,栗米、青稞面、白面、炒面,大饼等,辐食调料主要有乳油,酥油,茶叶、咸菜和盐,肉食最常见的是牛、羊、猪肉干。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清朝军队打仗,军粮一般吃什么?因季节和地域而不同吗?(清朝军粮是什么)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