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品质是什么?(王羲之的品质是什么样的)

王羲之的品质是什么?

一,王羲之的品质是什么?

王羲之有同情心,但不会泛滥无度。事例:路遇可怜人,帮他在卖不出的扇子上题字,然后借他的字卖个好价钱。但后来这个人又来找他写,他笑而不语,不再应承。


王羲之踏实勤奋,做事中规中矩。为政不扰民,无为之道。用今天的话就是不折腾,不高压等等。但也没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比较顺其自然。从他的信件奏折等等看,体恤民情,顾全大局。有天灾的时候,开仓放粮济民。


王羲之很狂放。他看不上的人就直接不理睬,得罪的很彻底。从与王述的交往可以印证。王述死了爹,一直期待王羲之前去凭吊。但王羲之只去了一次,象征性的去一次。一般交情好要三吊的。那个时候守孝要三年,王述等了王羲之一年多,结果都没再去,后来心怀怨恨,处处打压王羲之。


最后让他出了一次丑丢了面子,王羲之因此愤而辞官。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王述一派帮助皇帝收拢中央集权,早期权势最盛的王羲之这一族受到各种压制。争权夺利的事情是很残酷的,他伯父起兵反叛,差点被灭族。族中也有子弟被政敌毒死等等事件发生。现实总是很具体。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后世影响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

二,王羲之的品德和例子

王羲之是沉静默思者,沉静默思的人思考的是理性、人格、秩序。因此羲之即使在最后终于不得不靠向了这个时代的特有的高蹈的世界,但也未尝一刻不体现着孟子式的明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他抱的这一洒脱的人生态度,虽然脱不去在这样的年代中到处弥散着的那股特有的惆怅慨叹的气味,纵情人生、企慕自由,响往美,遗世以求安息,然而他绝不是时人们的悲伤气味,因为他们渴求的是一个并找不到的尘世以外的另一个世界。所以只有放情肆志的颓废下去;而右军却依旧是在尘世中追求,因他努力过、坚定地执著过现世,而且这之间的最强烈的不安和沉郁的念头的缠绕不休与那优美高雅的尽情任性的思绪,使他几乎苦恼了一生。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王羲之的品质是什么?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