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佑红军纪念碑故事(班佑烈士纪念碑的故事)

班佑红军纪念碑故事

一,班佑红军纪念碑故事

—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班佑草地上,如果您到过那里,你会看到那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矗立着一座高18米、宽24米,重达1800多吨的红色雕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名为《胜利曙光》,碑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纪念碑的主体由24尊神态各异的红军人物形象和一面直刺苍穹的军旗组成。这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纪念碑?这座造型独特的纪念碑究竟纪念了一段怎样悲壮的故事?请您听我细细讲来。

●“胜利曙光”纪念碑

那是1935年的8月,红军右路军经过草地陆续到达班佑一带,由于草原海拔高、气候恶劣,红军队伍装备简陋,许多战士因为饥饿、疾病、寒冷而掉队。过草地时,彭德怀的三军团负责殿后,收容掉队的红军战士,病重的周恩来、王稼祥都由三军团将士用担架抬着走出了草地。

8月底,红军右路军相继走出草地,红三军团在若尔盖阿西茸牙弄寨休整,那时正是当地粮食收获的季节,彭德怀听到还有将近六、七百人因为饥饿滞留在班佑草地没有过来,马上叫来十一团的政委王平,命令他带上新筹集的粮食赶到山那边的班佑草地去接应他们。

●红军过草地

王平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红三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我们红十一团过了班佑河,已经走出七十多里,彭德怀军长对我说,班佑河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命令我带一个营返回去接他们过河。刚过草地再返回几十里,接应那么多掉队的人,谈何容易。我带着一个营往回走,大家疲惫得抬不动腿。走到河滩上,我用望远镜向河对岸观察,那边河滩上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我先带通讯员和侦察员涉水过去看看情况。一看,哎呀!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察看,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多好的同志啊,他们一步一摇地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一个一个把他们放倒,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走得舒服些,一方面再仔细地检查一遍,不能落下一个还没有咽气的同志。最后发现有一个小战士还有点气,我让侦察员把他背上,但过了河他也断气了。我们满含泪水,脱下军帽,向烈士们默哀、鞠躬告别,然后急忙返回追赶大部队。”这数百位战士的牺牲,也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有史料记载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

●《走过雪山草地》剧照

这一段悲壮的历史,深深刻在了王平上将的脑海中,让他时刻不能忘怀、悲痛不已。2008年至2009年,王平上将的儿子范晓光两次来到若尔盖班佑草地考察,牵头准备在班佑草地修建烈土纪念碑。终于2011年9月28日,大型雕塑群《胜利曙光》在班佑草地落成。

青山有幸埋忠骨,这座名为《胜利曙光》的纪念碑,采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沉郁而凝重地再现了当年数百名红军将土在草地不幸集体殉难的真实历史故事。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千辛万苦走过草地却牺牲在最后一刻的数百位红军战士,更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红军经历的苦难与艰辛,必将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班佑烈士纪念碑

朋友们,当我们在寒冷的夜晚,悠然的窝在被窝里,拿着手机刷着短视频,或是与家人朋友欢聚在一起的时候,是否还记得那些长眠在长征路上的先辈、是否还记得那些为新中国牺牲的革命烈士,是他们用血肉的身躯换来了我们当下安宁、祥和的每一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上,您是否也同样怀揣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如同我们的先辈一样,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勇往直前?您是否也能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时代“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忘我”?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过好眼前的每一天,是我们对英烈最好的告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自己、为家人、为祖国!

二,班佑河边的红军雕塑 故事

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2011年落成。碑上'胜利曙光'四个大字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此碑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草地在班佑河一次牺牲人数最多的数百红军烈士而建。

据党史资料记载:1935年8月底红军过草地时,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红军队伍装备简陋,许多战士因饥饿、疾病而掉队。彭德怀率领的3军担任后卫,负责收容伤病员及掩埋牺牲人员。8月28日,三军主力走出草地到达阿西牙弄(农区)一带休整,军长彭德怀命令3军11团政委王平率一个营的兵力,带着刚刚凑集到的粮食返回草地,接应滞留在班佑热曲河那边的红军战士。王平率队走到热曲河边,用望远镜观察,见对岸至少有七八百人,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过河后才发觉,他们都牺牲了……最后发现一个小兵还有点气,但没等背出草地,也牺牲了。这是长征过草地时有史料记载牺牲人数最多的已次。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班佑红军纪念碑故事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